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论文工作与内容 | 第18-21页 |
第2章 BOC族调制技术 | 第21-33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BOC调制 | 第21-25页 |
2.3 MBOC调制 | 第25-29页 |
2.3.1 TMBOC调制 | 第27-28页 |
2.3.2 CBOC调制 | 第28-29页 |
2.4 AltBOC调制 | 第29-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导航信号畸变现象及其产生机理 | 第33-45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码片波形畸变 | 第34-37页 |
3.2.1 码片波形畸变现象 | 第34-35页 |
3.2.1.1 数字畸变 | 第34页 |
3.2.1.2 模拟畸变 | 第34页 |
3.2.1.3 数字—模拟混合畸变 | 第34页 |
3.2.1.4 脉冲畸变 | 第34-35页 |
3.2.2 码片波形畸变产生机理 | 第35-37页 |
3.2.2.1 数字畸变产生机理 | 第35-36页 |
3.2.2.2 模拟畸变产生机理 | 第36页 |
3.2.2.3 数字—模拟混合畸变产生机理 | 第36页 |
3.2.2.4 脉冲畸变产生机理 | 第36-37页 |
3.3 频谱畸变 | 第37-39页 |
3.3.1 频谱畸变现象 | 第37-38页 |
3.3.1.1 信号杂散 | 第37页 |
3.3.1.2 载波泄露 | 第37页 |
3.3.1.3 功率谱不对称 | 第37-38页 |
3.3.2 频谱畸变产生机理 | 第38-39页 |
3.3.2.1 载波泄露产生机理 | 第38-39页 |
3.3.2.2 功率谱不对称产生机理 | 第39页 |
3.4 多径效应 | 第39-41页 |
3.4.1 多径效应现象 | 第39-40页 |
3.4.2 多路径效应产生机理 | 第40-41页 |
3.5 码间串扰 | 第41-42页 |
3.5.1 码间串扰现象 | 第41页 |
3.5.2 码间串扰产生机理 | 第41-42页 |
3.6 其它常见畸变 | 第42-44页 |
3.6.1 通道特性畸变 | 第42-43页 |
3.6.2 电磁干扰 | 第43-44页 |
3.6.3 噪声干扰 | 第4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BOC信号二阶阶跃畸变模型建立 | 第45-63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传统二阶阶跃畸变模型 | 第46-50页 |
4.2.1 TMA模型 | 第46-48页 |
4.2.2 TMB模型 | 第48-49页 |
4.2.3 TMC模型 | 第49-50页 |
4.3 BOC信号波形畸变时域建模 | 第50-51页 |
4.4 BOC信号波形畸变频域建模 | 第51-56页 |
4.4.1 BOC信号数字畸变(TMA)频域建模 | 第51-54页 |
4.4.2 BOC信号模拟畸变(TMB)频域建模 | 第54-55页 |
4.4.3 BOC信号数字-模拟混合畸变(TMC)频域建模 | 第55-56页 |
4.5 BOC信号波形畸变相关域建模 | 第56-62页 |
4.5.1 BOC信号数字畸变(TMA)相关域建模 | 第56-61页 |
4.5.2 BOC信号模拟畸变(TMB)与数字—模拟混合畸变(TMC)相关域建模 | 第61-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二阶阶跃畸变模型下测距性能影响评估 | 第63-85页 |
5.1 引言 | 第63-64页 |
5.2 二阶阶跃畸变模型下信噪比评估模型 | 第64-68页 |
5.3 二阶阶跃畸变模型下码跟踪误差评估模型 | 第68-72页 |
5.4 信号畸变对信噪比影响分析 | 第72-80页 |
5.4.1 数字畸变对信噪比影响分析 | 第72-75页 |
5.4.2 模拟畸变对信噪比影响分析 | 第75-77页 |
5.4.3 数字-模拟混合畸变对信噪比影响分析 | 第77-80页 |
5.5 信号畸变对码跟踪误差影响分析 | 第80-84页 |
5.5.1 数字畸变对码跟踪误差影响分析 | 第80-81页 |
5.5.2 模拟畸变对码跟踪误差影响分析 | 第81-82页 |
5.5.3 数字-模拟混合畸变对码跟踪误差影响分析 | 第82-8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6章 BOC信号电离层色散效应模型的建立及对测距性能影响 | 第85-107页 |
6.1 引言 | 第85-86页 |
6.2 电离层色散效应建模 | 第86-91页 |
6.3 BOC信号双边带电离层色散效应模型 | 第91-96页 |
6.4 电离层色散效应对测距性能影响 | 第96-99页 |
6.4.1 电离层色散效应对码跟踪影响 | 第96-98页 |
6.4.2 电离层色散效应对载波相位跟踪影响 | 第98-99页 |
6.5 仿真分析 | 第99-106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7章 实测下行导航信号畸变检测 | 第107-115页 |
7.1 引言 | 第107-108页 |
7.2 下行导航信号畸变检测算法 | 第108-109页 |
7.3 信号分析结果 | 第109-114页 |
7.3.1 码片波形分析结果 | 第111-112页 |
7.3.2 功率谱分析结果 | 第112-113页 |
7.3.3 相关曲线与相关损耗分析结果 | 第113-114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8页 |
8.1 现有工作总结 | 第115-117页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0页 |
附录1 数学符号 | 第130-132页 |
附录2 缩略语 | 第132-134页 |
附录3 图表目录 | 第134-137页 |
附录4 二阶阶跃畸变模型下早迟非相干处理码跟踪误差的推导 | 第137-141页 |
附录5 二阶阶跃畸变模型下码跟踪误差表达式 | 第141-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