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1.1 EVA接枝聚合物的制备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 EVA接枝聚合物的应用 | 第13页 |
1.3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 | 第13-15页 |
1.3.1 RAFT聚合的机理 | 第14-15页 |
1.3.2 RAFT聚合的影响因素 | 第15页 |
1.4 静电纺丝 | 第15-17页 |
1.4.1 静电纺丝的原理与影响因素 | 第16页 |
1.4.2 静电纺丝纤维的形貌与结构 | 第16-17页 |
1.5 高分子共混改性 | 第17-18页 |
1.5.1 共混物的制备 | 第17页 |
1.5.2 共混体系增容方法 | 第17-18页 |
1.6 原油降凝剂 | 第18-22页 |
1.6.1 国内外降凝剂研究概况 | 第19页 |
1.6.2 降凝剂的种类 | 第19-20页 |
1.6.3 降凝剂对含蜡原油的降凝机理 | 第20-21页 |
1.6.4 降凝剂结构组成对降凝效果的影响 | 第21-22页 |
1.6.5 原油降凝剂的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22页 |
1.7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2-24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4-33页 |
2.1 实验原料及精制处理 | 第24-26页 |
2.1.1 主要实验原料规格及来源 | 第24-25页 |
2.1.2 部分试剂的精制 | 第25-26页 |
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条件 | 第26-27页 |
2.3 EVA接枝聚合物的合成 | 第27-30页 |
2.3.1 EVA-g-MAH接枝聚合物的合成 | 第27页 |
2.3.2 单体N-十八烷基马来酰亚胺(NODMI)的合成 | 第27-28页 |
2.3.3 EVA-g-NODMI接枝聚合物的合成 | 第28页 |
2.3.4 小分子链转移剂CTA_1的合成 | 第28-29页 |
2.3.5 大分子引发剂EVAL-CTA_1的合成 | 第29-30页 |
2.3.6 EVAL-g-PVA接枝聚合物的合成 | 第30页 |
2.4 静电纺丝法制备EVA-g-MAH接枝聚合物微纤维 | 第30页 |
2.5 EVA-g-MAH接枝聚合物增容共混物的制备 | 第30-31页 |
2.6 模拟油的配制及接枝聚合物降凝剂性能测试 | 第31-33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3-47页 |
3.1 EVA-g-MAH接枝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3-34页 |
3.2 单体N-十八烷基马来酰亚胺(NODMI)的合成及表征 | 第34-35页 |
3.3 EVA-g-NODMI接枝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35-36页 |
3.4 小分子链转移剂CTA_1的表征 | 第36页 |
3.5 大分子链转移剂EVAL-CTA_1的合成及表征 | 第36-37页 |
3.6 EVAL-g-PVA接枝聚合物合成及表征 | 第37-38页 |
3.7 EVA-g-MAH接枝聚合物微纤维的研究 | 第38-39页 |
3.8 EVA-g-MAH接枝聚合物共混相容剂的研究 | 第39-41页 |
3.9 EVA接枝聚合物对模拟油及大庆原油的降凝性能研究 | 第41-47页 |
3.9.1 加剂前后模拟油凝固点测定 | 第41页 |
3.9.2 加剂前后模拟油流变曲线的测定 | 第41-42页 |
3.9.3 加剂前后模拟油中蜡晶微观结构研究 | 第42-43页 |
3.9.4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模拟油的析蜡特性 | 第43-44页 |
3.9.5 大庆原油的碳数分布测试 | 第44-45页 |
3.9.6 加EVA-g-NODMI接枝聚合物后原油凝固点的测定 | 第45-46页 |
3.9.7 加EVA-g-NODMI接枝聚合物后原油蜡晶微观结构研究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