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现状第9页
    1.3 研究方法第9-11页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现状之分析第11-14页
    2.1 立法现状分析第11-12页
    2.2 实践效果分析第12-14页
第三章 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目前存在的不足第14-19页
    3.1 调查主体不统一第14-16页
        3.1.1 立法中主体不统一第14-15页
        3.1.2 立法中部分主体不适合第15-16页
    3.2 调查时间不一致第16-17页
    3.3 调查报告内容及形式不规范第17-18页
        3.3.1 调查报告内容不全面第17页
        3.3.2 调查报告形式多样化第17-18页
    3.4 调查报告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第18-19页
第四章 域外少年司法制度的借鉴第19-23页
    4.1 域外少年司法制度立法之分析第19-21页
        4.1.1 少年司法制度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第19-20页
        4.1.2 少年司法制度对我国的积极影响第20-21页
    4.2 少年司法制度对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启示第21-23页
        4.2.1 社会调查启动时间的借鉴第21页
        4.2.2 社会调查报告性质的借鉴第21-23页
第五章 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完善之建议第23-35页
    5.1 明确调查主体第23-27页
        5.1.1 调查的启动主体第23-25页
        5.1.2 调查的执行主体第25-27页
    5.2 统一调查时间第27-29页
        5.2.1 侦查阶段启动有利于未成年人权益最大化第27-28页
        5.2.2 侦查阶段启动有利于诉讼顺利进行第28-29页
    5.3 规范调查报告的内容及形式第29-33页
        5.3.1 调查报告内容的界定第29-31页
        5.3.2 调查报告形式的界定第31-33页
    5.4 确定调查报告属性第33-35页
        5.4.1 调查报告具备证据属性第33-34页
        5.4.2 调查报告可视为鉴定意见的一种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致谢第37-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研究
下一篇:司法裁判中的舆论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