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儿科学论文--小儿外科学论文--小儿泌尿科学论文

湖南省住院儿童急性肾损伤横断面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16页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16-20页
    2.1 研究设计第16页
    2.2 研究对象第16页
        2.2.1 纳入标准第16页
        2.2.2 排除标准第16页
    2.3 急性肾损伤相关定义及标准第16-18页
        2.3.1 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第16-17页
        2.3.2 社区获得性急性肾损伤和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定义第17页
        2.3.3 急性肾损伤分期标准第17-18页
    2.4 急性肾损伤诊断率及转归的判断第18页
        2.4.1 诊断率的判断第18页
        2.4.2 转归的判断第18页
    2.5 记录指标第18页
    2.6 调查方法第18-19页
    2.7 统计分析第19-20页
第3章 研究结果第20-32页
    3.1 一般资料第20-21页
        3.1.1 各年龄段患者的资料第20页
        3.1.2 不同医院级别患者的资料第20-21页
    3.2 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第21-24页
        3.2.1 所有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第21-22页
        3.2.2 不同治疗的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第22-23页
        3.2.3 急性肾损伤的严重程度第23-24页
    3.3 急性肾损伤的漏诊率第24页
    3.4 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分析第24-25页
        3.4.1 社区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分析第24-25页
        3.4.2 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分析第25页
        3.4.3 不同年龄段儿童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分析第25页
    3.5 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第25-27页
        3.5.1 所有住院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第25-26页
        3.5.2 新生儿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第26-27页
    3.6 疾病转归第27-32页
        3.6.1 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患者转归比较第27-28页
        3.6.2 急性肾损伤患者与非急性肾损伤患者转归比较第28页
        3.6.3 不同急性肾损伤分期患者转归比较第28-29页
        3.6.4 社区获得性、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和无急性肾损伤患者转归比较第29-32页
第4章 讨论第32-38页
第5章 结论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注释第44-46页
文献综述第46-58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附录第58-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014-2016年吴江地区某三级医院0-36月龄婴幼儿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下一篇: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Z值对评估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