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多面立体靶标的多相机标定方法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7-19页
    1.2 标定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9-21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21-22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2-23页
第二章 相机标定模型及相关理论第23-34页
    2.1 相机模型第23-28页
        2.1.1 线性模型第23-26页
        2.1.2 双目相机模型第26页
        2.1.3 多目相机模型第26-27页
        2.1.4 非线性相机模型第27-28页
        2.1.5 极大似然估计优化参数结果第28页
    2.2 三维重建模型第28-30页
    2.3 特征提取算子第30-32页
        2.3.1 Harris角点提取第30-31页
        2.3.2 Hough圆检测第31页
        2.3.3 质心检测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多面立体靶标设计第34-46页
    3.1 多面立体靶标设计的意义第34页
    3.2 多面立体靶标结构设计第34-36页
    3.3 多面立体靶标的标定原理第36-38页
    3.4 多面立体靶标特征图案设计第38-41页
        3.4.1 特征圆图案识别方案第39-40页
        3.4.2 编码图案原理第40-41页
    3.5 多面立体靶标的标定算法第41-45页
        3.5.1 多面立体靶标的标定算法的设计第41-43页
        3.5.2 多面立体靶标的标定算法的实现第43-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多面立体靶标的标定精度分析第46-71页
    4.1 多面立体靶的标定精度分析第46页
    4.2 多面立体靶标的标定精度分析实验第46-48页
        4.2.1 实验设备第46-47页
        4.2.2 实验装置图第47页
        4.2.3 多面立体靶标的标定步骤第47-48页
    4.3 多面靶标对比实验第48-54页
        4.3.1 多面靶标对比实验装置及过程第48-51页
        4.3.2 多面靶标对比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1-54页
    4.4 多面立体靶标二面角度实验第54-60页
        4.4.1 多面立体靶标二面角度实验过程第55-56页
        4.4.2 靶标二面角度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6-60页
    4.5 多面立体靶标特征圆视场占比实验第60-66页
        4.5.1 多面立体靶标特征圆视场占比实验过程第61-62页
        4.5.2 多面立体靶标特征圆视场占比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2-66页
    4.6 多相机标定实验第66-69页
        4.6.1 多相机标定实验过程第66-69页
        4.6.2 多相机标定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9页
    4.7 结论第69-70页
    4.8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基于多面立体靶标的人眼虹膜运动测量第71-85页
    5.1 基于多面立体靶标的人眼虹膜运动测量意义第71页
    5.2 基于多面立体靶标的人眼虹膜运动测量原理和算法第71-74页
    5.3 基于多面立体靶标的人眼虹膜运动测量振动台实验第74-79页
        5.3.1 基于多面立体靶标的人眼虹膜运动测量振动台实验过程第75-76页
        5.3.2 基于多面立体靶标的人眼虹膜运动测量振动台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6-79页
    5.4 基于多面立体靶标的人眼虹膜运动测量实验第79-84页
        5.4.1 基于多面立体靶标的人眼虹膜运动测量实验过程第79-81页
        5.4.2 基于多面立体靶标的人眼虹膜运动测量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1-84页
    5.5 结论第84页
    5.6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5-86页
    6.1 总结第85页
    6.2 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指静脉识别算法研究
下一篇:多关键字可搜索加密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