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乳腺癌及其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 光动力疗法 | 第13-14页 |
1.2.1 光动力疗法简介 | 第13页 |
1.2.2 光敏剂 | 第13-14页 |
1.2.3 PDT在乳腺癌中的研究 | 第14页 |
1.3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及相关蛋白 | 第14-16页 |
1.3.1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 | 第15页 |
1.3.2 ABC家族蛋白简介 | 第15-16页 |
1.4 细胞凋亡与细胞自噬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论文的立论依据、内容和目的意义 | 第18-20页 |
第3章 乳腺癌细胞MCF-7及其耐药株MCF-7/ADR细胞对Ce6-PDT有不同的敏感性 | 第20-28页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0-21页 |
3.1.1 实验用细胞系 | 第20页 |
3.1.2 实验用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3.1.3 实验用主要试剂 | 第2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3.2.1 MCF-7及MCF-7/ADR细胞的培养 | 第21-22页 |
3.2.2 MCF-7/ADR细胞的生长曲线 | 第22页 |
3.2.3 MTT检测阿霉素、顺铂、紫杉醇对MCF-7及MCF-7/ADR细胞毒性 | 第22-23页 |
3.2.4 MTT法检测光照强度和Ce6浓度对MCF-7及MCF-7/ADR的细胞毒效应。 | 第23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23-26页 |
3.3.1 MCF-7/ADR细胞的生长曲线 | 第23-24页 |
3.3.2 阿霉素、顺铂、紫杉醇对MCF-7及MCF-7/ADR细胞毒性 | 第24-25页 |
3.3.3 Ce6-PDT对MCF-7、MCF-7/ADR细胞生长抑制 | 第25-26页 |
3.4 讨论 | 第26-28页 |
第4章 MCF-7及MCF-7/ADR活性氧生成量不同,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细胞损伤 | 第28-40页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8-29页 |
4.1.1 实验细胞系 | 第28页 |
4.1.2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4.1.3 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29-33页 |
4.2.1 划痕实验检测Ce6-PDT后细胞迁移能力 | 第29-30页 |
4.2.2 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检测 | 第30页 |
4.2.3 Hoche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核损伤 | 第30页 |
4.2.4 彗星电泳观察细胞DNA损伤 | 第30-31页 |
4.2.5 加入ABCG2及P-gp抑制剂后对细胞存活率影响 | 第31-32页 |
4.2.6 流式细胞仪测定加入ABCG2及P-gp抑制剂之后细胞内Ce6进入量 | 第32页 |
4.2.7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Ce6-PDT处理后MCF-7及MCF-7/ADR形态变化 | 第32-33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33-38页 |
4.3.1 划痕实验检测Ce6-PDT处理后MCF-7、MCF-7/ADR迁移能力 | 第33-34页 |
4.3.2 流式细胞仪检测Ce6-PDT处理后MCF-7及MCF-7/ADR细胞中活性氧的水平 | 第34页 |
4.3.3 荧光显微镜结合Hochest33342显示细胞核损伤 | 第34-36页 |
4.3.4 彗星电泳结合荧光显微镜检测DNA损伤 | 第36页 |
4.3.5 加入ABCG2及P-gp抑制剂之后细胞存活率及细胞内Ce6富集量 | 第36-37页 |
4.3.6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Ce6-PDT处理后细胞形态变化 | 第37-38页 |
4.4 讨论 | 第38-40页 |
第5章 Ce6-PDT诱导MCF-7发生凋亡应答,MCF-7/ADR发生自噬性应答 | 第40-50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40-42页 |
5.1.1 实验用细胞系 | 第40页 |
5.1.2 实验用仪器 | 第40页 |
5.1.3 实验用试剂 | 第40-42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2-45页 |
5.2.1 Annexin V-FITC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 第42页 |
5.2.2 MTT检测加入自噬抑制剂检测Ce6-PDT处理后细胞存活率 | 第42-43页 |
5.2.3 MDC染色 | 第43-44页 |
5.2.4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LC3蛋白表达 | 第44-45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45-48页 |
5.3.1 Annexin V-FITC/PI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MCF-7及MCF-7/ADR细胞凋亡 | 第45-46页 |
5.3.2 MTT检测加入自噬抑制剂检测Ce6-PDT处理后细胞存活率 | 第46-47页 |
5.3.3 MDC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MCF-7/ADR细胞中自噬溶酶体的变化 | 第47页 |
5.3.4 免疫印迹法检测MCF-7/ADR细胞中LC-3表达变化 | 第47-48页 |
5.4 讨论 | 第48-50页 |
总结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