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02.15.4与Ad-hoc的语音多跳通信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Ad-hoc语音通信系统总体设计 | 第16-22页 |
2.1 需求分析 | 第16-17页 |
2.2 功能设计 | 第17-18页 |
2.3 结构设计 | 第18-19页 |
2.4 涉及的关键技术 | 第19-21页 |
2.4.1 语音压缩技术 | 第19-20页 |
2.4.2 Ad-hoc路由技术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及实现 | 第22-32页 |
3.1 硬件系统总体设计 | 第22-25页 |
3.1.1 硬件功能及要求 | 第22页 |
3.1.2 硬件选型介绍 | 第22-24页 |
3.1.3 硬件系统详细结构 | 第24-25页 |
3.2 CC2530+CC2591电路实现 | 第25-26页 |
3.3 WM8731电路实现 | 第26-28页 |
3.4 STM32电路实现 | 第28-30页 |
3.5 各模块互联接.设计 | 第30-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软件系统设计及实现 | 第32-47页 |
4.1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第32-33页 |
4.2 音频模块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3-38页 |
4.2.1 语音芯片配置 | 第34页 |
4.2.2 语音压缩算法 | 第34-36页 |
4.2.3 语音数据包格式设计 | 第36-37页 |
4.2.4 语音数据在系统中的传输流程 | 第37-38页 |
4.2.5 缓冲区实现 | 第38页 |
4.3 网络模块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8-41页 |
4.3.1 芯片RF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38-40页 |
4.3.2 网络模块基础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40-41页 |
4.4 主控模块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1-46页 |
4.4.1 接.及中断配置 | 第42-43页 |
4.4.2 触屏交互设计及实现 | 第43-44页 |
4.4.3 节点内消息包的设计及实现 | 第44-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语音Ad-hoc路由协议设计及实现 | 第47-67页 |
5.1 Ad-hoc路由协议简介 | 第47页 |
5.2 语音Ad-hoc路由协议 | 第47-48页 |
5.2.1 应用场景 | 第47-48页 |
5.2.2 协议概述 | 第48页 |
5.2.3 邻接节点判定 | 第48页 |
5.3 数据包及节点状态周期 | 第48-51页 |
5.4 地址分配策略 | 第51-53页 |
5.4.1 分配策略介绍 | 第51-52页 |
5.4.2 冲突介绍及解决 | 第52-53页 |
5.5 加入网络及邻居维护 | 第53-56页 |
5.5.1 新节点加入网络 | 第53-54页 |
5.5.2 邻居维护 | 第54-56页 |
5.6 路由设计及实现 | 第56-61页 |
5.6.1 路由表格式设计 | 第56-57页 |
5.6.2 路由传输 | 第57-60页 |
5.6.3 最短路径算法 | 第60-61页 |
5.7 单播与广播的设计与实现 | 第61-65页 |
5.7.1 单播 | 第61-64页 |
5.7.2 广播 | 第64-65页 |
5.8 语音链路QoS机制 | 第65-66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协议仿真及系统测试 | 第67-76页 |
6.1 协议仿真 | 第67-69页 |
6.1.1 网络仿真介绍及环境搭建 | 第67-68页 |
6.1.2 仿真性能指标 | 第68页 |
6.1.3 仿真场景 | 第68-69页 |
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9-72页 |
6.2.1 信道丢包仿真 | 第69-70页 |
6.2.2 分组平均投递率 | 第70-72页 |
6.2.3 端到端平均时延 | 第72页 |
6.3 系统测试 | 第72-75页 |
6.3.1 链路质量与丢包测试 | 第72-73页 |
6.3.2 多跳语音链路通信测试 | 第73-75页 |
6.3.3 节点实物 | 第7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7.1 结论 | 第76页 |
7.2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