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20页 |
| 1.1 研究的背景、动机与研究意义 | 第7-11页 |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持 | 第11-14页 |
| 1.3 研究综述及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 第16-20页 |
| 第2章 研究发现 | 第20-32页 |
| 2.1 村落里的农村多姐一弟型家庭 | 第20-21页 |
| 2.2 父母的重男轻女行为 | 第21-27页 |
| 2.3 姐姐的错误归因 | 第27-30页 |
| 2.4 姐姐的男尊女卑观念形成 | 第30页 |
| 2.5 姐姐的男孩偏好 | 第30-32页 |
| 第3章 研究结论与分析 | 第32-37页 |
| 3.1 男孩偏好意识延续的基础 | 第32页 |
| 3.2 亲子关系中的不良互动 | 第32-34页 |
| 3.3 符号互动过程中的错误归因 | 第34-35页 |
| 3.4 男孩偏好在家庭生育文化中的延续 | 第35-37页 |
| 第4章 研究讨论与建议 | 第37-41页 |
| 4.1 增强农村社工实务,增加女童与父母的亲子互动 | 第37-38页 |
| 4.2 制定有利于女性发展的政策 | 第38-39页 |
| 4.3 提高女童的教育程度 | 第39-41页 |
|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 第41-43页 |
| 5.1 地区性问题不能完全代表整体状况 | 第41页 |
| 5.2 资料详尽性较欠缺 | 第41-42页 |
| 5.3 对所用理论的局限性的反思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在校学习期间科研情况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