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狩猎、野生动物驯养论文--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狩猎限制论文

吉林珲春地区野猪危害调查与防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引言第9页
    1.2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第9-10页
        1.2.1 产生冲突的野生动物种类及形式第9页
        1.2.2 产生冲突的原因第9-10页
        1.2.3 冲突的防控第10页
    1.3 野猪研究进展第10-15页
        1.3.1 野猪生物学特性研究第11页
        1.3.2 野猪种群生态与行为学研究第11-12页
        1.3.3 野猪生境选择与利用研究第12页
        1.3.4 野猪食性研究第12-13页
        1.3.5 野猪危害机制与防控研究第13-14页
        1.3.6 野猪资源开发利用与遗传进化研究第14-15页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5页
    1.5 本章小结第15-16页
2 研究地区概况第16-19页
    2.1 研究地区第16-17页
        2.1.1 地理位置第16页
        2.1.2 地形地貌第16页
        2.1.3 气候第16-17页
        2.1.4 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第17页
        2.1.5 行政区划与社会经济第17页
    2.2 研究地点第17-19页
3 研究内容、方法与结果第19-32页
    3.1 野猪种群数量调查第19-21页
        3.1.1 基本方法第19页
        3.1.2 调查样带的设立与野猪足迹链识别第19-20页
        3.1.3 数据处理第20页
        3.1.4 研究结果第20-21页
    3.2 野猪危害与补偿调查第21-23页
        3.2.1 野猪危害调查第21-22页
        3.2.2 野猪危害补偿调查第22页
        3.2.3 研究结果第22-23页
    3.3 野猪危害程度与种群密度回归分析第23-26页
        3.3.1 回归分析第23-24页
        3.3.2 数据处理第24页
        3.3.3 研究结果第24-26页
    3.4 野猪危害防控研究第26-31页
        3.4.1 实验样地与对照样地的设置第26-27页
        3.4.2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7-28页
        3.4.3 数据处理第28-29页
        3.4.4 研究结果第29-31页
    3.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4 讨论第32-36页
    4.1 野猪危害的原因与影响因素第32-33页
    4.2 野猪危害程度与种群密度的关系第33页
    4.3 野猪危害防控第33-35页
    4.4 管理建议第35页
    4.5 结语第35-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4页
附录第44-45页
野猪危害调查问卷第45-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饮酒模式对钙超载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下一篇:樟子松人工林节子大小的预测与整枝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