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汨罗市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17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动态第13-17页
    1.3 研究内容第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1 增量包法第17页
        1.4.2 因素法第17-18页
        1.4.3 对比分析法第18页
    1.5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9-22页
    2.1 研究区基本概况第19-21页
        2.1.1 地理位置第19页
        2.1.2 自然资源概况第19页
        2.1.3 社会经济条件第19-20页
        2.1.4 土地利用结构第20-21页
    2.2 数据来源第21-22页
第三章 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第22-43页
    3.1 指标体系建立第22-32页
        3.1.1 评价单元的划定第22页
        3.1.2 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第22-32页
    3.2 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第32-43页
        3.2.1 国家自然质量等分布第32-36页
        3.2.2 国家利用等分布第36-39页
        3.2.3 国家经济等分布第39-41页
        3.2.4 结果分析第41-43页
第四章 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特征第43-48页
    4.1 耕地数量变化幅度第43-45页
    4.2 耕地质量变化第45-48页
第五章 耕地质量等别渐变分区第48-56页
    5.1 类型的划分第48-52页
        5.1.1 肥力提升型划分依据第49-50页
        5.1.2 逐步渍涝型划分依据第50-51页
        5.1.3 肥力衰退型划分依据第51页
        5.1.4 逐步干旱型划分依据第51-52页
    5.2 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第52-55页
        5.2.1 肥力提升型第53页
        5.2.2 逐步渍涝型第53页
        5.2.3 肥力衰退型第53页
        5.2.4 逐步干旱型第53-55页
    5.3 结果分析第55-56页
第六章 建议与对策第56-59页
    6.1 提高耕地质量的对策与措施第56-57页
        6.1.1 加强耕地整治力度,改善农田灌排基础设施第56页
        6.1.2 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第56页
        6.1.3 深翻改土,增加土壤耕层厚度第56-57页
        6.1.4 合理轮作,实现用养结合第57页
        6.1.5 集约用地,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第57页
    6.2 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管理的建议对策第57-59页
        6.2.1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管理第57页
        6.2.2 增强资金投入,加快耕地治理步伐第57-58页
        6.2.3 创新耕地保护制度与机制第58页
        6.2.4 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耕体系,切实提高耕地质量第58页
        6.2.5 提升农民养地意识第58-5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7.1 主要结论第59-60页
    7.2 问题与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致谢第67-68页
作者简介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古水稻土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组成及表征
下一篇:微生物肥料的节肥效应及其对烤烟生长与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