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第12-21页 |
1 西医学对COPD的认识 | 第12-18页 |
1.1 COPD的定义 | 第12-13页 |
1.2 COPD的危险因素 | 第13-15页 |
1.3 COPD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学改变 | 第15-17页 |
1.4 COPD的诊断标准与评估 | 第17页 |
1.5 COPD的急性加重期及其治疗 | 第17-18页 |
2 COPD的中医学认识 | 第18-21页 |
2.1 COPD的中医学历史渊源 | 第18-19页 |
2.2 COPD的中医病机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1-37页 |
1 一般资料 | 第21-22页 |
2 诊断标准 | 第22-25页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22-23页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第23-24页 |
2.3 中医症状量化表 | 第24-25页 |
3 纳入?排除及剔除?脱落标准 | 第25-27页 |
3.1 纳入标准 | 第25页 |
3.2 排除标准 | 第25-26页 |
3.3 剔除及脱落标准 | 第26-27页 |
4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4.1 技术路线图 | 第27-28页 |
4.2 病例数及随机分组 | 第28页 |
4.3 治疗方案 | 第28-29页 |
4.4 观察疗程 | 第29页 |
5 评价指标 | 第29-31页 |
5.1 一般观测指标 | 第29页 |
5.2 安全性指标 | 第29-30页 |
5.3 客观检验检查指标 | 第30页 |
5.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第30-31页 |
5.5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 | 第31页 |
5.6 单项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第31页 |
6 统计学方法 | 第31页 |
7 结果 | 第31-37页 |
7.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第31-32页 |
7.2 两组中医疗效比较 | 第32页 |
7.3 两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第32-34页 |
7.4 两组肺功能比较 | 第34页 |
7.5 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 第34-35页 |
7.6 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 第35-36页 |
7.7 安全性评价分析 | 第36-37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7-48页 |
1 从清热化痰论治AECOPD | 第37-40页 |
1.1 “痰”是AECOPD的重要病理产物与致病因素 | 第37页 |
1.2 痰热壅肺的病机 | 第37-38页 |
1.3 痰热壅肺为AECOPD最常见证型 | 第38页 |
1.4 痰热壅肺与西医学炎症反应及黏液高分泌的关系 | 第38-39页 |
1.5 清热化痰法对AECOPD炎症反应的影响 | 第39页 |
1.6 清热化痰法对AECOPD黏液高分泌的影响 | 第39页 |
1.7 清热化痰法在AECOPD中的应用 | 第39-40页 |
2 定喘汤为清热化痰理肺之代表方剂 | 第40-44页 |
2.1 定喘汤方解 | 第40-41页 |
2.2 定喘汤中的药物分析与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41-44页 |
3 定喘汤的临床疗效评价 | 第44-46页 |
3.1 定喘汤对AECOPD痰热壅肺型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 | 第44页 |
3.2 定喘汤对AECOPD痰热壅肺型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 定喘汤对AECOPD痰热壅肺型患者血气分析的影响 | 第45页 |
3.4 定喘汤对AECOPD痰热壅肺型患者炎性指标的影响 | 第45-46页 |
4 结论 | 第46页 |
5 问题与展望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7页 |
综述 AECOPD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 第57-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表 | 第63-65页 |
附件 | 第65-84页 |
附件1:临床病例报告表 | 第65-78页 |
附件2:知情同意书 | 第78-83页 |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示例)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