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琅勃拉邦旅游对居民影响的认知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 1.3.1 旅游地居民态度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 1.3.2 琅勃拉邦居民态度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1.3.3 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 1.4.1 基本思路 | 第13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页 |
| 1.6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政策解读 | 第16-25页 |
| 2.1 旅游业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 2.1.1 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 | 第16-17页 |
| 2.1.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8页 |
| 2.1.3 旅游认知理论 | 第18-19页 |
| 2.2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 第19-20页 |
| 2.2.1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 | 第19页 |
| 2.2.2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与旅游开发 | 第19-20页 |
| 2.3 老挝旅游法与旅游政策 | 第20-25页 |
| 2.3.1 老挝文化与历史 | 第20页 |
| 2.3.2 城市旅游治理 | 第20-22页 |
| 2.3.3 老挝旅游发展规划 | 第22-23页 |
| 2.3.4 老挝政府旅游政策 | 第23-24页 |
| 2.3.5 旅游对世界遗产地居民的生活影响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老挝琅勃拉邦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影响维度划分 | 第25-40页 |
| 3.1 琅勃拉邦概述 | 第25-31页 |
| 3.1.1 世界文化遗产地琅勃拉邦 | 第25-26页 |
| 3.1.2 生态优美的自然风光 | 第26页 |
| 3.1.3 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 | 第26-27页 |
| 3.1.4 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 | 第27-28页 |
| 3.1.5 琅勃拉邦旅游资源评价 | 第28-31页 |
| 3.2 琅勃拉邦世界遗产旅游情况 | 第31-34页 |
| 3.2.1 琅勃拉邦旅游 | 第31-32页 |
| 3.2.2 琅勃拉邦的旅游收入情况 | 第32-34页 |
| 3.3 琅勃拉邦旅游业的发展 | 第34-35页 |
| 3.4 旅游发展对琅勃拉邦的影响 | 第35-36页 |
| 3.4.1 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 第35页 |
| 3.4.2 当地经济影响 | 第35-36页 |
| 3.4.3 当地环境影响 | 第36页 |
| 3.5 社区居民与旅游业 | 第36-40页 |
| 3.5.1 社区旅游发展 | 第36-37页 |
| 3.5.2 当地居民参与度 | 第37-38页 |
| 3.5.3 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业 | 第38-40页 |
| 第四章 琅勃拉邦当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认知分析 | 第40-53页 |
| 4.1 调研设计 | 第40-41页 |
| 4.1.1 样本量 | 第40页 |
| 4.1.2 受访对象 | 第40-41页 |
| 4.2 调研过程 | 第41页 |
| 4.3 调研方法 | 第41-42页 |
| 4.3.1 问卷设计 | 第41页 |
| 4.3.2 研究假设 | 第41-42页 |
| 4.4 数据收集 | 第42页 |
| 4.5 数据归纳和分析 | 第42-50页 |
| 4.5.1 受访琅勃拉邦居民基本情况 | 第42-46页 |
| 4.5.2 旅游对琅勃拉邦居民的生活影响认知 | 第46-47页 |
| 4.5.3 旅游对琅勃拉邦居民的经济影响认知 | 第47-49页 |
| 4.5.4 旅游对琅勃拉邦居民的环境影响认知 | 第49-50页 |
| 4.6 给当地政府的政策建议 | 第50-51页 |
| 4.7 给旅游行月的政策建议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3-55页 |
| 5.1 结论 | 第53-54页 |
| 5.2 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58-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