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1章 MUC2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 | 第14-42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1.1.2 实验材料 | 第14-17页 |
1.1.3 实验方法 | 第17-19页 |
1.1.4 统计方法 | 第19页 |
1.2 结果 | 第19-33页 |
1.2.1 EMs组与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第19-21页 |
1.2.2 MUC2基因多态性与EMs的相关性 | 第21-33页 |
1.3 讨论 | 第33-37页 |
1.3.1 CA125与EMs之间的关系 | 第33-35页 |
1.3.2 黏蛋白2基因多态性与EMs | 第35-37页 |
1.4 小结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第2章 综述 黏蛋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研究进展 | 第42-56页 |
2.1 黏蛋白的结构、分类与功能 | 第42-43页 |
2.1.1 黏蛋白的结构与种类 | 第42-43页 |
2.1.2 黏蛋白的功能 | 第43页 |
2.2 黏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 | 第43页 |
2.3 黏蛋白与EMs | 第43-47页 |
2.3.1 黏蛋白在EMs中的表达 | 第43-44页 |
2.3.2 黏蛋白在EMs中的作用 | 第44-47页 |
2.4 EMs相关因子与黏蛋白的关系 | 第47-48页 |
2.5 黏蛋白在EMs中的诊断意义 | 第48-49页 |
2.6 EMs药物治疗研究 | 第49-50页 |
2.7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导师简介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