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 | 第14-18页 |
2.1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的原理 | 第14-15页 |
2.2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的结构 | 第15-16页 |
2.3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16-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3章 二次离子光学系统研究 | 第18-38页 |
3.1 二次离子初始运动情况分析 | 第18-21页 |
3.1.1 二次离子的产生 | 第18-19页 |
3.1.2 二次离子的初始位置分散 | 第19页 |
3.1.3 二次离子的初始角度分散 | 第19-20页 |
3.1.4 二次离子的初始能量分散 | 第20-21页 |
3.1.5 二次离子的初始速度分散 | 第21页 |
3.2 离子光学透镜 | 第21-24页 |
3.2.1 膜孔透镜 | 第22页 |
3.2.2 单透镜 | 第22-23页 |
3.2.3 浸没透镜 | 第23-24页 |
3.3 二次离子光学系统结构 | 第24-25页 |
3.4 二次离子传输系统设计 | 第25-28页 |
3.4.1 二次离子传输系统设计方案 | 第25-26页 |
3.4.2 能量加速 | 第26-27页 |
3.4.3 二次离子提取 | 第27-28页 |
3.4.4 二次离子聚焦 | 第28页 |
3.4.5 二次离子调整 | 第28页 |
3.5 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设计 | 第28-36页 |
3.5.1 直线式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 | 第28-32页 |
3.5.2 反射式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 | 第32-35页 |
3.5.3 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设计方案 | 第35-36页 |
3.6 检测器 | 第36-3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二次离子光学系统的 SIMION 建模 | 第38-47页 |
4.1 SIMION 3D 8.0 简介 | 第38-39页 |
4.2 SIMION 3D 8.0 操作界面 | 第39-40页 |
4.3 SIMION 8.0 操作过程 | 第40-42页 |
4.4 二次离子光学系统的建模 | 第42-46页 |
4.4.1 二次离子传输系统建模 | 第42-45页 |
4.4.2 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建模 | 第45页 |
4.4.3 检测器建模 | 第45-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二次离子光学系统仿真研究及结果分析 | 第47-59页 |
5.1 二次离子光学系统仿真平台和仿真模型 | 第47-48页 |
5.1.1 二次离子光学系统仿真平台 | 第47-48页 |
5.1.2 二次离子光学系统仿真模型 | 第48页 |
5.2 二次离子光学系统仿真模拟过程 | 第48-51页 |
5.2.1 二次离子初始条件和状态设置 | 第49页 |
5.2.2 二次离子光学系统中电极电压配置 | 第49-50页 |
5.2.3 不同电极电压配置下二次离子的运动状态 | 第50-51页 |
5.3 二次离子光学系统中同位素离子的仿真研究及结果分析 | 第51-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