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工业设计论文--产品设计论文

基于生理信号数据的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6-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3 研究目标第18-19页
    1.4 研究方案第19页
    1.5 本文工作第19-24页
        1.5.1 主要工作第19-21页
        1.5.2 组织结构第21-24页
第2章 基于生理数据的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相关工作第24-50页
    2.1 产品设计及用户体验相关理论第25-31页
        2.1.1 Nagamachi的感性工学理论模型第25-26页
        2.1.2 Jordan的产品愉悦理论模型第26-27页
        2.1.3 Norman Donald的情感化产品设计理论模型第27-28页
        2.1.4 Desmet Pieter的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论模型第28-30页
        2.1.5 McCarthy和Wright的用户体验框架第30-31页
    2.2 情感测量的相关方法第31-37页
        2.2.1 主观测量方法第31-34页
        2.2.2 客观测量方法第34-37页
    2.3 基于生理信号的情感识别方法第37-38页
    2.4 基于生理信号的产品设计第38-49页
        2.4.1 皮电信号驱动的产品设计第41-43页
        2.4.2 肌电信号驱动的产品设计第43页
        2.4.3 呼吸信号驱动的产品设计第43-44页
        2.4.4 心电信号驱动的产品设计第44-47页
        2.4.5 脑电信号驱动的产品设计第47-48页
        2.4.6 眼动信号驱动的产品设计第48-49页
    2.5 本章小节第49-50页
第3章 基于生理信号的产品设计及用户体验案例研究第50-66页
    3.1 基于生理信号的产品设计及用户体验模型第50-54页
        3.1.1 基于生理信号的软件产品设计流程第50-52页
        3.1.2 基于生理信号的硬件产品设计流程第52-53页
        3.1.3 基于生理信号的用户体验评价流程第53-54页
    3.2 案例一:基于多通道生理信号的个性化音乐推荐系统第54-58页
        3.2.1 引言第54-56页
        3.2.2 音乐情感识别的相关工作第56-58页
    3.3 案例二:基于瞳孔生理信号的远程MOOC教育应用第58-60页
        3.3.1 引言第58-59页
        3.3.2 瞳孔情感识别的相关工作第59-60页
    3.4 案例三:基于生理信号的茶产品用户体验研究第60-64页
        3.4.1 引言第60-62页
        3.4.2 基于生理信号的用户体验的相关工作第62-64页
    3.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4章 基于生理信号的情感诱发实验及生理信号测量第66-82页
    4.1 情感诱发方法第66-67页
        4.1.1 情感材料诱发第66-67页
        4.1.2 情感情境诱发第67页
    4.2 生理信号测量方法第67-73页
        4.2.1 生理信号测量系统—多通道生理信号测量仪Biopac MP150第67-72页
        4.2.2 生理信号测量系统—ErgoLAB人机环境同步平台第72页
        4.2.3 生理信号测量系统—眼动测量仪Tobii第72-73页
    4.3 案例一:基于多通道生理信号的音乐情感识别实验过程第73-76页
        4.3.1 情感刺激材料第73-74页
        4.3.2 被试选择第74页
        4.3.3 实验环境第74页
        4.3.4 实验准备阶段第74-75页
        4.3.5 生理信号采集过程第75-76页
    4.4 案例二:基于瞳孔生理信号的情感识别的实验过程第76-77页
        4.4.1 情感刺激材料第76-77页
        4.4.2 情感实验过程第77页
    4.5 案例三:基于多通道生理信号的茶产品用户体验实验过程第77-80页
        4.5.1 被试选择第77-78页
        4.5.2 实验材料第78页
        4.5.3 实验步骤第78-80页
    4.6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5章 生理信号情绪特征提取及选择技术第82-98页
    5.1 生理信号情感特征提取第82-86页
        5.1.1 生理信号预处理第82页
        5.1.2 生理信号特征提取第82-85页
        5.1.3 生理信号数据归一化第85-86页
    5.2 生理信号情感特征选择第86-87页
        5.2.1 特征排序第86页
        5.2.2 顺序特征选择顺序第86-87页
    5.3 生理信号情感特征降维第87-88页
        5.3.1 主成分分析PCA第87-88页
        5.3.2 线性判别分析LDA第88页
    5.4 案例一:音乐情感识别特征提取第88-91页
        5.4.1 音乐特征提取第89-90页
        5.4.2 生理信号特征提取第90-91页
    5.5 案例二:瞳孔直径信号特征提取第91-94页
        5.5.1 瞳孔直径变化信号处理第92-93页
        5.5.2 瞳孔直径特征提取与分析第93-94页
    5.6 案例三:茶产品用户体验数据分析方法第94-96页
    5.7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6章 生理信号情感识别与系统开发第98-114页
    6.1 生理信号情感识别算法第98-100页
        6.1.1 分类问题第98-99页
        6.1.2 回归问题第99-100页
    6.2 案例一:基于生理信号的个性化音乐推荐系统应用第100-105页
        6.2.1 音乐情感识别算法建模第100-101页
        6.2.2 音乐情感识别结果与讨论第101-105页
        6.2.3 个性化音乐推荐系统应用第105页
    6.3 案例二:基于瞳孔情感的MOOC教育应用第105-107页
        6.3.1 瞳孔情感识别算法建模第105-106页
        6.3.2 基于瞳孔情感的MOOC教育应用第106-107页
    6.4 案例三:茶产品用户体验数据结果及分析第107-112页
        6.4.1 用户感官重要性数据分析第107-108页
        6.4.2 用户对产品的情感分析第108-109页
        6.4.3 用户的生理信号数据分析第109-110页
        6.4.4 关于感官重要性的讨论第110-111页
        6.4.5 关于情感体验的讨论第111页
        6.4.6 关于生理信号的讨论第111-112页
    6.5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7章 总结和展望第114-118页
    7.1 本文研究工作第114-115页
    7.2 本文主要贡献与创新点第115-116页
    7.3 研究不足与改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3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32-134页
作者简历第134-136页
致谢第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光纤频移变化度的采动覆岩变形表征试验研究
下一篇:水平轴海流能机组叶片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