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研究综述 | 第8-14页 |
1.选题缘由 | 第8页 |
2.前人成果 | 第8-12页 |
3.基本思路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叙事内容的异同 | 第14-21页 |
第一节 叙事内容的主体框架基本相同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夫差同意与越和好的理由各异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吴越交战的原因各异 | 第17-18页 |
第四节 夫差、申胥、勾践的形象各异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清华简《越公其事》的叙事特点 | 第21-29页 |
第一节 君主言+大夫言的记言模式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单层面的叙事方式 | 第23-25页 |
第三节 以总结历史经验为叙事目的 | 第25-26页 |
第四节 政论性色彩浓厚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早期语类文献一事异记的原因分析 | 第29-35页 |
第一节 叙述主体的主观因素 | 第29-31页 |
第二节 早期语类文献的复杂性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早期语类文献对故事的演绎 | 第32-35页 |
结语 | 第35-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