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

论亚里士多德的功能幸福观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绪论第10-17页
    (一) 选题缘由第10-13页
        1. 梳理现实生活中人们理解幸福的困惑第10-11页
        2. 弥补主客观主义对幸福理解的片面性第11-12页
        3. 纠正康德对亚里士多德德性概念的误解与批判第12-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 理论意义第13页
        2. 现实意义第13-14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4-15页
        1. 国内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研究第14页
        2. 国外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研究第14-15页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一、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生活的论述第17-25页
    (一) 亚里士多德关于三种幸福生活的论述第17-21页
        1. 享乐的生活——实现快乐的幸福第17-18页
        2. 政治的生活——实现荣誉的幸福第18页
        3. 沉思的生活——实现智慧的幸福第18-21页
    (二) 第二好的生活——灵魂合乎伦理德性的生活第21-25页
        1. 伦理德性的灵魂主体第21-23页
        2. 伦理德性的品质状态第23-24页
        3. 伦理德性的中道原则第24-25页
二、亚里士多德关于功能与幸福的关系第25-32页
    (一) 亚里士多德关于功能、德性与幸福的关系第25-28页
        1. 德性的功能界定第25页
        2. 幸福即功能的实现活动第25-28页
    (二) 从功能实现的角度理解功能、德性与幸福的关系第28-32页
        1. 从功能实现的角度理解功能与德性的关系第28-30页
        2. 从功能实现的角度理解功能与幸福的关系第30-31页
        3. 从功能实现的角度理解德性与幸福的关系第31-32页
三、亚里士多德关于实现幸福生活的理解第32-36页
    (一) 实现幸福生活的基本要素第32-33页
        1. 幸福取决于自身努力和实践德性的内在善第32-33页
        2. 幸福需要外在善和运气作为有利的条件保障第33页
    (二) 衡量幸福生活的主要因素第33-36页
        1. 人的情感和欲望的恰当表达第33-34页
        2. 人的多种能力和功能的实现第34页
        3. 人的很好的生存状态和自我的实现第34-35页
        4. 人的灵魂能力得到充分完满的发挥第35-36页
四、亚里士多德功能幸福观的影响与评价第36-41页
    (一) 亚里士多德功能幸福观的影响第36-38页
        1. 德性思想对后世的比较和影响第36-37页
        2. 功能思想对后世的发展与影响第37-38页
    (二) 亚里士多德功能幸福观的意义第38-39页
        1. 对人们理解幸福生活的理论意义第38页
        2. 对人们实现幸福生活的现实意义第38-39页
    (三) 亚里士多德功能幸福观的启示第39-41页
        1. 功能幸福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第39页
        2. 功能幸福需要公正的社会环境保障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比较和内隐意志力观对道德许可的影响
下一篇:利用功能经颅多普勒超声探索汉语为母语的右利手成人语言优势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