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北方农牧交错带马铃薯基于缩差和增效的种植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2页
        1.2.1 旱地马铃薯生产缩差增效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2 灌溉马铃薯生产缩差增效研究进展第15-16页
        1.2.3 农牧交错带马铃薯生产缩差增效研究进展第16-18页
        1.2.4 农业生产系统模型在马铃薯生产研究中的发展及应用第18-22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2-25页
        1.3.1 研究目标第22-23页
        1.3.2 研究内容第23页
        1.3.3 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5-34页
    2.1 研究站点、气象和土壤数据第25-27页
    2.2 分期播种试验设计第27页
    2.3 马铃薯产量变异的气象决定因子分析第27-28页
    2.4 播种窗口和最适播期的确定第28页
    2.5 降水年型的划分第28-29页
    2.6 APSIM-Potato模型简介及参数化第29-30页
    2.7 播期和补充灌溉对产量、蒸散量和水分生产力的影响模拟第30-31页
    2.8 马铃薯潜在产量、雨养产量及产量差模拟第31-32页
    2.9 不同灌溉水平和种植系统对产量、蒸散量和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模拟第32页
    2.10 统计分析第32-34页
第三章 马铃薯产量变化的气象决定因子第34-45页
    3.1 近50年马铃薯生长季降水的分配和年代际变化第34-36页
    3.2 播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第36-37页
    3.3 马铃薯产量变异的气象决定因子第37-39页
    3.4 不同降水年型下的播种窗口和最适播期第39-40页
    3.5 讨论第40-43页
        3.5.1 北方农牧交错带马铃薯产量变异的决定因子第40-41页
        3.5.2 北方农牧交错带马铃薯产量和生育期气象因子的关系第41-42页
        3.5.3 北方农牧交错带马铃薯最适播期第42-43页
    3.6 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马铃薯潜在产量和产量差的时空分布特征第45-53页
    4.1 APISM-Potato模型的调参和验证第45-49页
    4.2 马铃薯潜在产量和产量差的空间分布特征第49-50页
    4.3 马铃薯潜在产量和产量差的时间变化特征第50-51页
    4.4 讨论第51-52页
    4.5 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适宜播期和适时补灌对马铃薯缩差和增效的影响第53-63页
    5.1 播期对马铃薯产量、蒸散量和水分生产力的影响第53-56页
    5.2 补充灌溉对马铃薯产量、蒸散量和水分生产力的影响第56-59页
    5.3 播期和补灌耦合对马铃薯产量、蒸散量和水分生产力的影响第59-60页
    5.4 讨论第60-62页
        5.4.1 农牧交错带不同区域的最适播期第60-61页
        5.4.2 补灌对农牧交错带马铃薯的影响第61-62页
    5.5 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灌溉水平和种植制度对马铃薯水分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第63-72页
    6.1 灌溉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第63-66页
    6.2 种植系统对蒸散量、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的影响第66-68页
    6.3 讨论第68-71页
        6.3.1 灌溉对马铃薯产量差和地下水的影响第68-69页
        6.3.2 连续种植马铃薯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69页
        6.3.3 不同种植制度对土壤水分和地下水的影响第69-71页
    6.4 小结第71-72页
第七章 结论第72-75页
    7.1 主要结论第72-73页
    7.2 研究创新点第73页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73-75页
        7.3.1 研究不足第73-74页
        7.3.2 研究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7页
致谢第87-89页
个人简介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排序理论的博弈和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海拔高度和水肥措施对覆膜旱作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