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混沌和超混沌发展简述 | 第10-12页 |
1.2 混沌理论的相关概念与分析方法 | 第12-19页 |
1.3 典型超混沌系统的介绍 | 第19-22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基于共轭Lorenz系统的新五维超混沌系统 | 第24-32页 |
2.1 新五维超混沌系统的提出 | 第24-26页 |
2.2 超混沌现象 | 第26-32页 |
2.2.1 一个平衡点时的超混沌吸引子 | 第26-27页 |
2.2.2 两个平衡点时的超混沌吸引子 | 第27-28页 |
2.2.3 三个平衡点时的超混沌吸引子 | 第28-32页 |
第三章 新五维超混沌系统的局部动力学 | 第32-52页 |
3.1 平衡点稳定性分析 | 第32-42页 |
3.1.1 平衡点O的稳定性分析 | 第32-38页 |
3.1.2 平衡点E的稳定性分析 | 第38-39页 |
3.1.3 平衡点E_±的稳定性分析 | 第39-42页 |
3.2 Hopf分岔 | 第42-52页 |
3.2.1 Hopf分岔的存在性 | 第42-43页 |
3.2.2 分岔周期解 | 第43-52页 |
第四章 新五维超混沌系统的全局动力学 | 第52-73页 |
4.1 新五维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 第52-58页 |
4.2 共存吸引子 | 第58-73页 |
4.2.1 不同类型吸引子的共存 | 第59-70页 |
4.2.2 相同类型吸引子的共存 | 第70-7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件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