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30页 |
·黄芩汤的研究概况 | 第9-17页 |
·黄芩汤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第9页 |
·黄芩汤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概况 | 第9-14页 |
·黄芩汤的组方配伍研究及临床新用 | 第14-15页 |
·黄芩汤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15-16页 |
·黄芩汤多成分体内过程的研究 | 第16-17页 |
·中药血清化学的研究概况 | 第17-26页 |
·中药血清化学的概念及研究的意义 | 第17-19页 |
·中药血清化学的研究方法及评价 | 第19-21页 |
·实验动物的选择、给药方式、给药剂量及采血时间的考察 | 第19-20页 |
·清的处理方法 | 第20-21页 |
·空白血清、含药血清、药物供试品的对照分析 | 第21页 |
·对血中移行成分进一步的结构鉴定和分析研究 | 第21页 |
·单味中药血清化学研究概况 | 第21-23页 |
·中药复方制剂血清化学的研究概况 | 第23-26页 |
·中药指纹图谱的概述 | 第26-28页 |
·中药指纹图谱及中药血清指纹图谱 | 第26-27页 |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现状 | 第27页 |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目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血清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 第28页 |
·中药血清化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第2章 黄芩汤中各单味药血清化学的初步研究 | 第30-48页 |
·黄芩血清化学的初步研究 | 第30-35页 |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试验结果 | 第31-35页 |
·赤芍血清化学的初步研究 | 第35-42页 |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35-36页 |
·试验方法 | 第36-37页 |
·试验结果 | 第37-42页 |
·甘草血清化学的初步研究 | 第42-48页 |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试验结果 | 第43-48页 |
第3章 黄芩汤血清化学的初步研究 | 第48-57页 |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48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48页 |
·仪器 | 第48页 |
·试验动物 | 第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48-49页 |
·标准品的制备 | 第49页 |
·大鼠灌喂液的制备 | 第49页 |
·血清的制备和处理 | 第49页 |
·色谱条件 | 第49页 |
·试验结果 | 第49-57页 |
·黄芩汤的配伍组成与单味药的关系 | 第49-52页 |
·黄芩汤的含药血清与单味药的含药血清的比较 | 第52-54页 |
·黄芩汤、黄芩汤的含药血清与空白血清的比较 | 第54-57页 |
第4章 黄芩汤给药后入血成分的鉴定 | 第57-63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57页 |
·仪器 | 第57页 |
·试药 | 第57页 |
·方法 | 第57-59页 |
·色谱条件 | 第57-58页 |
·质谱检测参数 | 第58页 |
·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58-59页 |
·黄芩汤入血成分的鉴定 | 第59-63页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第63-65页 |
·试验结果 | 第63-64页 |
·各单味药的研究结果 | 第63页 |
·黄芩汤的研究结果 | 第63-64页 |
·讨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摘要 | 第73-75页 |
ABSTRACT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