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县域建设用地集约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设计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2章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涵 | 第15页 |
·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涵 | 第15-16页 |
·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地租理论 | 第16-17页 |
·区位理论 | 第17页 |
·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理论 | 第17-18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城市土地供给与需求理论 | 第19-20页 |
第3章 建设用地集约水平影响因素 | 第20-23页 |
·自然环境因素 | 第20页 |
·社会经济因素 | 第20-22页 |
·人口与城市规模 | 第20-21页 |
·经济因素 | 第21页 |
·交通运输 | 第21-22页 |
·技术因素 | 第22页 |
·政策因素 | 第22-23页 |
第4章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 | 第23-27页 |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原则 | 第23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23页 |
·主导因素原则 | 第23页 |
·保护性与控制性原则 | 第23页 |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构建 | 第23-24页 |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的选取 | 第23-24页 |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计算过程与结果 | 第24-27页 |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计算 | 第24-27页 |
第5章 吉林省县域建设用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27-59页 |
·吉林省县域概况 | 第27-28页 |
·吉林省县域建设用地区域建设用地状况评价思路 | 第28-29页 |
·区域建设用地状况评价指标技术体系 | 第28-29页 |
·区域建设用地状况评价思路 | 第29页 |
·吉林省县域建设用地区域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0页 |
·吉林省县域区域用地状况评价过程 | 第30-36页 |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 | 第30-34页 |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34-36页 |
·研究区域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36-47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6-38页 |
·专家咨询法(DELPHI 法) | 第38-47页 |
·评价区域集约水平分值计算 | 第47-49页 |
·总分频率曲线法 | 第49-50页 |
·建设用地集约水平影响因素计量检验 | 第50-59页 |
·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50-54页 |
·回归分析结果 | 第54-55页 |
·集约水平与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第55-56页 |
·集约水平以及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 第56-58页 |
·提高建设用地集约水平建议 | 第58-5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摘要 | 第65-67页 |
Abstract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