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前言 | 第8-1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1.2 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的对象 | 第10-11页 |
| 2.1 调查地点 | 第10-11页 |
| 2.2 调查人群 | 第11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1-19页 |
| 3.1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计算 | 第11页 |
| 3.2 仪器设备 | 第11-12页 |
| 3.3 团队的建立及培训 | 第12页 |
| 3.4 初步筛查 | 第12-15页 |
| 3.5 确诊检查 | 第15-18页 |
| 3.6 诊断标准 | 第18-19页 |
| 3.7 统计方法 | 第19页 |
| 结果 | 第19-27页 |
| 4.1 研究人群的分析 | 第19-22页 |
| 4.2 性别与年龄段间眼压的分布情况 | 第22页 |
| 4.3 PACS、PAC、PACG的患病情况 | 第22-23页 |
| 4.4 PACG早期、中期和晚期分布情况 | 第23-24页 |
| 4.5 PACG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 4.6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后续治疗 | 第26-27页 |
| 讨论 | 第27-32页 |
| 5.1 性别因素对PACG患病率的影响分析 | 第27-28页 |
| 5.2 年龄因素对PACG患病率的影响分析 | 第28页 |
| 5.3 文化程度对PACG患病率的影响分析 | 第28-29页 |
| 5.4 正常眼压与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29页 |
| 5.5 PACS、PAC、PACG患病率的对比分析 | 第29-30页 |
| 5.6 青光眼家族史与PACG患病率的关系分析 | 第30页 |
| 5.7 青光眼的筛查及防治对策 | 第30-32页 |
| 结论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 附图 1 | 第37-38页 |
| 附图 2 | 第38-39页 |
| 附图 3 | 第39-40页 |
| 附图 4 | 第40-41页 |
| 附图 5 | 第41-42页 |
| 附图 6 | 第42-43页 |
| 附图 7 | 第43-44页 |
| 英文缩略词 | 第44-45页 |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