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8页 |
1.1.1 房地产趋于成熟化 | 第15页 |
1.1.2 置业需求具有多样性 | 第15-16页 |
1.1.3 市场竞争激烈 | 第16-17页 |
1.1.4 行业趋势难以预计 | 第17页 |
1.1.5 问题思考——景观环境在营销端的价值体现 | 第17-18页 |
1.2 研究范围 | 第18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1 理论研究 | 第19页 |
1.5.2 案例佐证 | 第19-20页 |
1.5.3 综合分析 | 第20页 |
1.6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页 |
1.7.1 单对住宅景观的研究较为成熟 | 第21页 |
1.7.2 景观与项目定位的关联性研究较少 | 第21页 |
1.8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高层住宅开发定位与景观营造的关联 | 第22-48页 |
2.1 高层住宅景观设计理论 | 第22-37页 |
2.1.1 景观的含义 | 第22-24页 |
2.1.2 景观分类 | 第24-25页 |
2.1.3 景观的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2.1.4 住宅景观营造目的 | 第27-29页 |
2.1.5 住宅景观营造内容 | 第29-32页 |
2.1.6 住宅景观营造原则 | 第32-35页 |
2.1.7 住宅景观营造理念 | 第35页 |
2.1.8 住宅景观营造方法 | 第35-36页 |
2.1.9 植物造景的作用及方法 | 第36-37页 |
2.1.10 小品、雕塑在景观营造中的作用 | 第37页 |
2.2 住宅景观环境对销售的影响及意义 | 第37-38页 |
2.3 开发定位决定客户对景观的需求 | 第38-39页 |
2.3.1 项目开发定位决定客户类型 | 第38页 |
2.3.2 客户类型决定其对景观的需求 | 第38-39页 |
2.4 不同定位下,项目景观价值的体现 | 第39-46页 |
2.4.1 景观体现自住刚需型项目的附加值 | 第39-40页 |
2.4.2 景观体现自住改善型项目的基础价值 | 第40-45页 |
2.4.3 景观体现投资型项目的附属价值 | 第45-46页 |
2.5 开发定位对设计理念的影响 | 第46页 |
2.6 开发定位影响景观在营销中的作用 | 第4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自住刚需型高层住宅景观营造研究 | 第48-75页 |
3.1 自住刚需型项目的客户特点 | 第48-55页 |
3.1.1 自住刚需客户定义 | 第48页 |
3.1.2 自住刚需客户人群及购房目的 | 第48-50页 |
3.1.3 自住刚需客户特征 | 第50-53页 |
3.1.4 自住刚需客户核心敏感点 | 第53-55页 |
3.2 自住刚需项目景观在营销中的作用 | 第55-57页 |
3.2.1 补缺外部环境缺陷 | 第55-56页 |
3.2.2 提高购房期望 | 第56-57页 |
3.2.3 升华项目,点睛之笔 | 第57页 |
3.3 自住刚需项目景观营造理念 | 第57-60页 |
3.3.1 适宜的成本控制 | 第57-58页 |
3.3.2 营造氛围,提升预期值 | 第58-59页 |
3.3.3 设置亮点,突显项目品质 | 第59-60页 |
3.4 自住刚需型项目的主题 | 第60-61页 |
3.4.1 自住刚需项目主题定位特点 | 第60页 |
3.4.2 自住刚需项目主题定位原则 | 第60-61页 |
3.5 自住刚需型项目景观空间特点 | 第61页 |
3.6 自住刚需型项目的植物、小品选取特点 | 第61页 |
3.7 案例佐证 | 第61-73页 |
3.7.1 湛江安康金海湾 | 第61-69页 |
3.7.2 东原地产童梦童享产品系 | 第69-7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四章 自住改善型高层住宅景观营造研究 | 第75-100页 |
4.1 自住改善型项目的客户特点 | 第75-76页 |
4.1.1 自住改善客户定义 | 第75页 |
4.1.2 自住改善型客户人群特征 | 第75页 |
4.1.3 自住改善型客户购房目的 | 第75-76页 |
4.1.4 自住改善型客户敏感点 | 第76页 |
4.2 自住改善型项目景观在营销中的作用 | 第76-78页 |
4.2.1 传递生活理念和态度 | 第76-77页 |
4.2.2 突显尊贵感 | 第77-78页 |
4.2.3 提升价值 | 第78页 |
4.3 自住改善项目景观营造理念 | 第78-79页 |
4.3.1 强调资源占有 | 第78页 |
4.3.2 彰显尊贵和独特性 | 第78-79页 |
4.3.3 注重保障私密性 | 第79页 |
4.4 自住改善型项目主题 | 第79-80页 |
4.4.1 自住改善型项目主题定位特点 | 第79页 |
4.4.2 自住改善型项目主题定位原则 | 第79-80页 |
4.5 自住改善型项目景观空间特点 | 第80页 |
4.6 自住改善型项目植物和小品选取特点 | 第80-81页 |
4.7 案例佐证 | 第81-99页 |
4.7.1 广州华发四季 | 第81-88页 |
4.7.2 广州保利云禧 | 第88-93页 |
4.7.3 新鸿基御华园 | 第93-9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五章 投资型高层住宅景观营造研究 | 第100-109页 |
5.1 投资型项目的特殊性 | 第100-101页 |
5.1.1 投资型项目具有双重客户 | 第100-101页 |
5.1.2 项目性质会随客户性质转变而变化 | 第101页 |
5.2 投资客户特点 | 第101-102页 |
5.2.1 投资客户人群特征 | 第101-102页 |
5.2.2 投资客户的目的 | 第102页 |
5.2.3 投资客户敏感点 | 第102页 |
5.3 投资型项目景观在营销中的作用 | 第102-103页 |
5.3.1 提升投资客户对前景的预判 | 第102-103页 |
5.3.2 提高投资客户对投资回报的预期 | 第103页 |
5.4 投资型项目的景观营造理念 | 第103-104页 |
5.4.1 节点突出比景观环境的均好性更重要 | 第103页 |
5.4.2 注重实际居住客户的需求 | 第103-104页 |
5.4.3 注重经济实用 | 第104页 |
5.5 投资型项目主题 | 第104页 |
5.5.1 投资型项目主题定位特点 | 第104页 |
5.5.2 投资型项目主题定位原则 | 第104页 |
5.6 投资型项目景观空间特点 | 第104-105页 |
5.7 案例佐证 | 第105-107页 |
5.7.1 碧桂园海湾1号 | 第105-107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结论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附表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