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铺首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与背景 | 第8-9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9-10页 |
第一章 铺首源流考 | 第10-20页 |
第一节 铺首的雏形 | 第10-11页 |
第二节 铺首的流变 | 第11-19页 |
(一)神秘多变的兽面纹 | 第11-15页 |
(二)交融与组合多变的铺首 | 第15-18页 |
(三)动中有定的铺首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铺首的功用 | 第20-35页 |
第一节 器物 | 第20-26页 |
(一) 玉器 | 第20-23页 |
1、礼玉 | 第20-22页 |
2、葬玉 | 第22-23页 |
(二)陶瓷器 | 第23-24页 |
(三)青铜器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墓室 | 第26-30页 |
(一)墓门 | 第27-28页 |
(二)棺椁 | 第28-29页 |
(三)画像石、画像砖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地面建筑 | 第30-33页 |
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铺首的主题与形态特征 | 第35-48页 |
第一节 现实形态 | 第35-40页 |
(一)牛首 | 第35-37页 |
(二)羊首 | 第37-38页 |
(三)虎首 | 第38-39页 |
(四)人首 | 第39-40页 |
第二节 理想形态 | 第40-44页 |
(一)龙首 | 第40-41页 |
(二)蟠螭纹与蟠虺纹 | 第41-43页 |
1.蟠螭纹 | 第41-42页 |
2.蟠虺纹 | 第42-43页 |
(三)椒图纹 | 第43-44页 |
第三节 综合形态 | 第44-47页 |
(一)“山”形纹 | 第44-45页 |
(二)四象纹 | 第45-47页 |
1.天象 | 第45-46页 |
2.辟邪和祥瑞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铺首的内涵 | 第48-54页 |
第一节 铺首的产生与中国传统文化 | 第48-51页 |
(一)原始宗教 | 第48页 |
(二)儒家“仁孝”之说 | 第48-49页 |
(三)谶纬思想的影响 | 第49-50页 |
(四)神仙世界的追求 | 第50-51页 |
第二节 铺首的寓意与象征 | 第51-53页 |
(一)阶级制度 | 第51-52页 |
1、维护礼制的工具 | 第51页 |
2、非富即贵的门第符号 | 第51-52页 |
(二)驱灾辟邪 | 第52-53页 |
(三)祈福纳祥 | 第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