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ArcGIS平台的土地整治三维可视化辅助设计研究--以新余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4-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1.2.1 生成项目区规划前和规划后的三维模型第15-16页
        1.2.2 项目区数据得到整合 ,高度关联化、集中化第16页
        1.2.3 利用Arc GIS分析工具实现对数据分析准确化、快速化第16-17页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7-20页
        1.3.1 国外研究概况第17-18页
        1.3.2 国内研究概况第18-20页
2 相关理论和软件平台介绍第20-30页
    2.1 相关理论第20-25页
        2.1.1 土地整治、土地整理第20-21页
        2.1.2 三维、三维模型、三维可视化第21-22页
        2.1.3 数字地面模型第22页
        2.1.4 数字高程模型第22-25页
        2.1.5 离散实体地理对象模型第25页
    2.2 软件平台介绍第25-30页
        2.2.1 Arc GIS第25-28页
        2.2.2 Auto CAD第28页
        2.2.3 3ds MAX第28-30页
3 数据获取和技术方案制定第30-42页
    3.1 研究区域介绍第30-36页
        3.1.1 研究区位置与范围第30页
        3.1.2 自然条件第30-31页
        3.1.3 社会经济情况第31-32页
        3.1.4 土地利用状况第32-35页
        3.1.5 灌溉与排水设施第35-36页
        3.1.6 交通状况第36页
    3.2 数据来源第36-39页
        3.2.1 相关规划及基础资料第36-37页
        3.2.2 研究区地形高程数据的获取第37-38页
        3.2.3 离散地理实体数据的获取第38-39页
    3.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9-42页
        3.3.1 研究内容第39-40页
        3.3.2 技术路线第40-42页
4 研究区现状三维模型建立第42-63页
    4.1 研究区初步地形三维模型的建立第42-47页
        4.1.1 测量数据预处理第42-43页
        4.1.2 建立初步地形三维模型第43-46页
        4.1.3 检查建立的地形模型第46-47页
    4.2 研究区域完整地形三维模型的构建第47-58页
        4.2.1 沟渠路、堤坝、水面数据的预处理第47-51页
        4.2.2 地形三维模型的修正第51-54页
        4.2.3 检查修正后的TIN模型第54-58页
    4.3 离散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第58-63页
        4.3.1 离散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第58-60页
        4.3.2 Arc GIS三维符号库的建立第60-61页
        4.3.3 离散实体模型和TIN模型的结合第61-63页
5 以研究区现状三维模型为基础开展土地整治规划辅助设计第63-72页
    5.1 基于三维模型的土地整治辅助设计思路第63-64页
    5.2 开展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辅助设计第64-72页
        5.2.1 灌溉与排水工程辅助设计第64-70页
        5.2.2 田间道路工程辅助设计第70-71页
        5.2.3 农田防护工程和其他环境保持工程辅助设计第71-72页
6 研究区规划后三维模型的建立第72-79页
    6.1 研究区现状三维地形模型的修正第72-73页
    6.2 离散实体三维模型的建立第73-74页
    6.3 研究区三维可视化最终效果的生成第74-79页
        6.3.1 在TIN模型中添加三维符号第74-75页
        6.3.2 基于三维符号对TIN模型表面进行修正第75-76页
        6.3.3 最终成果展示第76-79页
7、总结和展望第79-81页
    7.1 总结第79-80页
    7.2 展望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孔介质溶质运移机理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公交车GPS数据的城市道路偶发性拥堵检测与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