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用于手机应用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图像匹配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2 研究内容第9页
    1.3 结构安排第9-11页
第二章 手机应用测试技术概述第11-21页
    2.1 软件测试简介第11-14页
        2.1.1 软件测试的发展第11-12页
        2.1.2 软件测试的标准及分类第12-13页
        2.1.3 软件测试的实施阶段第13页
        2.1.4 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第13-14页
    2.2 移动互联网时代与手机应用测试第14-15页
    2.3 两种优秀的自动化黑盒手机应用测试框架第15-19页
        2.3.1 Robotium第15-18页
        2.3.2 Automation第18-19页
    2.4 自动化测试框架在界面测试上的局限性第19页
    2.5 本章小结第19-21页
第三章 图像匹配算法简介第21-40页
    3.1 图像匹配的基本概念第21-22页
        3.1.1 图像匹配的发展状况第21-22页
        3.1.2 图像匹配的分类方法第22页
    3.2 基于特征点的图像匹配算法第22-33页
        3.2.1 Harris算法第23-26页
        3.2.2 SIFT算法第26-31页
        3.2.3 SURF算法第31-33页
    3.3 计算机辅助图像处理第33-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自动化界面测试的基本流程第40-48页
    4.1 自动化界面测试系统概述第40-42页
        4.1.1 测试系统的架构第40-41页
        4.1.2 测试的基本流程第41-42页
    4.2 特征点的提取和匹配第42-43页
    4.3 匹配的约束和评估第43-45页
    4.4 算法复杂性分析第45页
    4.5 实验结果分析第45-47页
    4.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自动化界面测试的优化第48-61页
    5.1 自动生成界面区域信息第48-57页
        5.1.1 界面区域信息的表示方法第48-52页
        5.1.2 手机界面中各种区域的特征分析第52-56页
        5.1.3 不同区域类型的处理策略第56-57页
    5.2 更精细的峰值信噪比第57-58页
    5.3 对不同分辨率的适应第58-59页
    5.4 算法复杂性分析第59页
    5.5 实验结果分析第59-60页
    5.6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总结第61-62页
    6.2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大学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空时域局部二值模型的视频隐写分析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