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4-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载波聚合技术下资源调度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LTE-A动态调度过程与载波聚合技术 | 第18-28页 |
2.1 LTE-A系统无线协议架构 | 第18-21页 |
2.1.1 层 2 | 第18-20页 |
2.1.2 RRC层 | 第20-21页 |
2.2 LTE-A系统的动态调度过程 | 第21-23页 |
2.3 载波聚合介绍 | 第23-27页 |
2.3.1 载波聚合分类 | 第23-24页 |
2.3.2 载波聚合实现方案 | 第24-26页 |
2.3.3 载波聚合布局场景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LTE-A中的资源调度结构及调度算法 | 第28-38页 |
3.1 载波聚合下的调度结构 | 第28-31页 |
3.1.1 联合队列载波调度 | 第28-29页 |
3.1.2 非联合队列载波调度 | 第29页 |
3.1.3 独立载波调度及其与联合载波调度的性能比较 | 第29-30页 |
3.1.4 JQS与DQS两种调度器的性能比较 | 第30-31页 |
3.2 LTE系统中常用的几种分组调度算法 | 第31-35页 |
3.2.1 轮询算法 | 第31-32页 |
3.2.2 最大载干比(MAX C/I)算法 | 第32-33页 |
3.2.3 比例公平算法 | 第33-35页 |
3.2.4 几种调度算法性能比较 | 第35页 |
3.3 几种经典的成分子载波(CC)选择算法 | 第35-37页 |
3.3.1 随机选择(RS)算法 | 第35页 |
3.3.2 循环选择(CS)算法 | 第35-36页 |
3.3.3 最小负载(LL)选择算法 | 第36页 |
3.3.4 基于RSRP测量结果的CC选择算法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非联合队列调度结构下基于权重因子的载波调度研究 | 第38-61页 |
4.1 基于LTE-A用户的权重因子载波调度研究 | 第38-49页 |
4.1.1 LTE-A用户接入方式 | 第38-39页 |
4.1.2 系统模型 | 第39-41页 |
4.1.3 算法描述 | 第41-44页 |
4.1.4 仿真与分析 | 第44-49页 |
4.2 LTE-A、LTE用户共存的改进权重因子成分载波选择算法 | 第49-59页 |
4.2.1 引言 | 第49页 |
4.2.2 系统模型 | 第49-50页 |
4.2.3 载波聚合场景下 LTE-A 用户、LTE 用户共存的接入方式 | 第50-51页 |
4.2.4 算法描述 | 第51-54页 |
4.2.5 仿真与分析 | 第54-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联合队列调度下基于效用函数的资源调度研究 | 第61-77页 |
5.1 简介 | 第61页 |
5.2 用户业务类型 | 第61-65页 |
5.2.1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业务类型 | 第61-62页 |
5.2.2 效用函数与三类主要QOS业务类型 | 第62-65页 |
5.3 系统模型 | 第65-69页 |
5.3.1 系统假设 | 第65-66页 |
5.3.2 资源分配数学模型 | 第66页 |
5.3.3 算法设计 | 第66-69页 |
5.4 仿真与分析 | 第69-7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总结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个人简历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附件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