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第12-17页 |
1.1.1 社团结构 | 第13-15页 |
1.1.2 关键节点 | 第15页 |
1.1.3 可视化技术 | 第15-17页 |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社会网络可视化分析相关关键技术 | 第18-38页 |
2.1 社团结构检测 | 第18-21页 |
2.1.1 GN算法 | 第19-20页 |
2.1.2 Louvain算法 | 第20-21页 |
2.2 关键节点排序 | 第21-29页 |
2.2.1 Degree算法 | 第22-23页 |
2.2.2 Closeness算法 | 第23-24页 |
2.2.3 Betweenness算法 | 第24-25页 |
2.2.4 Eigenvector算法 | 第25-26页 |
2.2.5 PageRank算法 | 第26-27页 |
2.2.6 HITS算法 | 第27-29页 |
2.3 可视化布局 | 第29-35页 |
2.3.1 FR算法 | 第32-33页 |
2.3.2 OpenOrd算法 | 第33-35页 |
2.4 可视化工具及软件介绍 | 第35-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适用于大规模时效网络的可视化布局算法 | 第38-45页 |
3.1 大规模时效关系网络 | 第38页 |
3.2 现有可视化布局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3.3 大规模时效网络的可视化布局 | 第39-41页 |
3.3.1 时间对布局产生的影响 | 第39页 |
3.3.2 时间与关系的对应 | 第39-40页 |
3.3.3 基于时间权重的力计算 | 第40页 |
3.3.4 LTNV算法 | 第40-41页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社会网络关系可视化系统设计 | 第45-55页 |
4.1 可视化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45页 |
4.2 可视化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45-50页 |
4.2.1 系统体系结构 | 第45-47页 |
4.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47-49页 |
4.2.2.1 数据导入模块 | 第47页 |
4.2.2.2 数据转换模块 | 第47-48页 |
4.2.2.3 交互及布局可视化模块 | 第48页 |
4.2.2.4 社团检测模块 | 第48页 |
4.2.2.5 节点排序模块 | 第48-49页 |
4.2.2.6 图形及日志输出模块 | 第49页 |
4.2.3 系统界面设计 | 第49-50页 |
4.3 逻辑结构设计 | 第50-53页 |
4.4 数据库设计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社会网络关系可视化系统实现 | 第55-66页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55页 |
5.2 关键模块实现 | 第55-60页 |
5.2.1 数据导入模块 | 第55-56页 |
5.2.1.1 程序描述 | 第55页 |
5.2.1.2 输入项 | 第55页 |
5.2.1.3 输出项 | 第55页 |
5.2.1.4 流程逻辑 | 第55-56页 |
5.2.1.5 接 | 第56页 |
5.2.2 社团检测模块 | 第56-59页 |
5.2.2.1 程序描述 | 第57页 |
5.2.2.2 输入项 | 第57页 |
5.2.2.3 输出项 | 第57页 |
5.2.2.4 流程逻辑 | 第57-59页 |
5.2.2.5 接 | 第59页 |
5.2.3 节点排序模块 | 第59-60页 |
5.2.3.1 程序描述 | 第59页 |
5.2.3.2 输入项 | 第59页 |
5.2.3.3 输出项 | 第59页 |
5.2.3.4 流程逻辑 | 第59-60页 |
5.2.3.5 接口 | 第60页 |
5.3 系统核心类设计 | 第60-63页 |
5.4 系统界面介绍 | 第63-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第66-78页 |
6.1 功能测试 | 第66-74页 |
6.1.1 应用实例之一:多格式本地文本或数据库导入 | 第66-67页 |
6.1.2 应用实例之二:Zachary空手道俱乐部分析 | 第67-72页 |
6.1.3 应用实例之三:某高校电子邮件网络分析 | 第72-74页 |
6.2 性能测试 | 第74-77页 |
6.2.1 测试环境 | 第74-75页 |
6.2.2 测试方案 | 第75-76页 |
6.2.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76-77页 |
6.2.3.1 多格式本地文本或数据库导入的测试及分析 | 第76-77页 |
6.2.3.2 某高校电子邮件网络分析的测试及分析 | 第7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78-80页 |
7.1 总结 | 第78页 |
7.2 不足与下一步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