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引言 | 第10-12页 |
1.2 微电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美国的微电网研究 | 第12页 |
1.2.2 欧盟的微电网研究 | 第12-13页 |
1.2.3 日本微电网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4 其他国家的微电网研究 | 第14页 |
1.2.5 国内微电网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储能技术在微电网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2章 微电源及微电网的关键技术概述 | 第19-29页 |
2.1 微电网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 第19-20页 |
2.1.1 微电网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微电网的基本结构 | 第19-20页 |
2.2 几种主要的微电源 | 第20-23页 |
2.2.1 微型燃气轮机 | 第20-21页 |
2.2.2 太阳能光伏电池 | 第21-22页 |
2.2.3 风力发电 | 第22-23页 |
2.2.4 燃料电池 | 第23页 |
2.3 微电网的关键技术 | 第23-28页 |
2.3.1 微电网的控制 | 第23-27页 |
2.3.2 微电网的继电保护 | 第27页 |
2.3.3 微电网的经济性 | 第27-28页 |
2.3.4 其他技术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微电网中各微源的理论建模与仿真 | 第29-47页 |
3.1 光伏发电 | 第29-36页 |
3.1.1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 | 第29-30页 |
3.1.2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 | 第30-32页 |
3.1.3 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模型 | 第32-33页 |
3.1.4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仿真分析 | 第33-36页 |
3.2 风力发电 | 第36-41页 |
3.2.1 风速模型 | 第36-37页 |
3.2.2 风力机模型 | 第37-39页 |
3.2.3 发电机模型 | 第39-41页 |
3.3 燃料电池 | 第41-45页 |
3.3.1 燃料电池的原理及数学模型 | 第41-44页 |
3.3.2 燃料电池的仿真结果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储能装置的模型与仿真 | 第47-71页 |
4.1 蓄电池储能元件的模型 | 第47-50页 |
4.2 变流器数学模型 | 第50-53页 |
4.3 充放电控制策略 | 第53-56页 |
4.4 超导磁储能 | 第56-62页 |
4.4.1 超导磁储能模型 | 第56-59页 |
4.4.2 充放电模型 | 第59-61页 |
4.4.3 超导磁储能系统仿真模型 | 第61-62页 |
4.5 蓄电池与超导磁组成的混合储能 | 第62-64页 |
4.6 混合储能的控制策略 | 第64-70页 |
4.6.1 双向 DC/DC 变换器结构及其控制策略 | 第64-65页 |
4.6.2 双向 DC/AC 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 | 第65-68页 |
4.6.3 混合储能装置的充放电仿真分析 | 第68-7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含储能装置的微电网的仿真 | 第71-79页 |
5.1 储能装置对改善电能质量的作用 | 第71-74页 |
5.2 储能在微电网经济优化运行中的作用 | 第74-7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87页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