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关于控股股东减持手段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关于控股股东减持动因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3 关于控股股东减持后果的研究 | 第16-18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本文基本框架 | 第19-20页 |
2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减持理论概述 | 第20-26页 |
2.1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减持的特征及方式 | 第20-22页 |
2.1.1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减持的特征 | 第20-21页 |
2.1.2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减持的方式 | 第21-22页 |
2.2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减持的动因 | 第22-23页 |
2.2.1 公司经营业绩不佳 | 第22页 |
2.2.2 优化股权结构 | 第22-23页 |
2.2.3 公司估值过高 | 第23页 |
2.2.4 公司经营风险上升 | 第23页 |
2.3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减持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3.1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3-24页 |
2.3.2 控制权收益理论 | 第24页 |
2.3.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26页 |
3 天龙集团控股股东减持案例介绍 | 第26-34页 |
3.1 天龙集团基本情况 | 第26-28页 |
3.1.1 天龙集团公司简介 | 第26-27页 |
3.1.2 天龙集团控股股东减持前股权结构介绍 | 第27-28页 |
3.2 天龙集团控股股东减持背景 | 第28-29页 |
3.2.1 精细化工业绩停滞不前 | 第28页 |
3.2.2 以频繁并购实现公司转型 | 第28-29页 |
3.3 天龙集团控股股东减持过程 | 第29-30页 |
3.3.1 发布股份减持计划公告 | 第29页 |
3.3.2 发布高送转预案 | 第29-30页 |
3.3.3 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 | 第30页 |
3.4 天龙集团控股股东减持特点 | 第30-34页 |
3.4.1 控股股东减持的时间集中 | 第30-31页 |
3.4.2 控股股东减持的比例较高 | 第31-32页 |
3.4.3 控股股东减持的时机准确 | 第32-34页 |
4 天龙集团控股股东减持的动因及影响分析 | 第34-45页 |
4.1 天龙集团控股股东减持的动因 | 第34-39页 |
4.1.1 “高送转”后的套现行为 | 第34-35页 |
4.1.2 公司经营业绩可能下降 | 第35-39页 |
4.1.3 降低证券投资风险 | 第39页 |
4.2 天龙集团控股股东减持的影响 | 第39-45页 |
4.2.1 控股股东减持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的影响 | 第39-42页 |
4.2.2 控股股东减持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 | 第42-44页 |
4.2.3 控股股东减持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第44-45页 |
5 天龙集团控股股东减持行为的结论与启示 | 第45-50页 |
5.1 天龙集团控股股东减持行为的结论 | 第45-46页 |
5.1.1 “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为控股股东减持提供了机会 | 第45页 |
5.1.2 信息不对称使中小股东利益受损 | 第45-46页 |
5.1.3 控股股东减持行为降低了公司价值 | 第46页 |
5.2 天龙集团控股股东减持行为的启示 | 第46-50页 |
5.2.1 公司应优化股权结构 | 第46-47页 |
5.2.2 中小股东应充分了解公司动态避免利益受损 | 第47-48页 |
5.2.3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减持的监管力度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