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1.1 基于忆阻器的神经元电路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基于忆阻器的神经元电路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 第2章 忆阻器及其 SPICE 仿真模型 | 第12-23页 |
| 2.1 忆阻器的性质及物理模型 | 第12-14页 |
| 2.2 忆阻器的工作原理 | 第14-17页 |
| 2.3 忆阻器的 SPICE 仿真模型 | 第17-22页 |
| 2.3.1 忆阻器 SPICE 仿真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 2.3.2 忆阻器 SPICE 仿真模型的分析 | 第18-2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基于忆阻器的人工神经元电路 | 第23-39页 |
| 3.1 生物神经元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 3.2 基于忆阻器的人工神经元电路 | 第25-34页 |
| 3.2.1 人工神经元的数学模型 | 第25-27页 |
| 3.2.2 人工神经元的电路模型 | 第27-29页 |
| 3.2.3 基于忆阻器的人工神经元电路 | 第29-34页 |
| 3.3 仿真实验 | 第34-3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基于忆阻器的神经元电路应用及仿真 | 第39-50页 |
| 4.1 感知器原理 | 第39-40页 |
| 4.2 忆阻感知器实现逻辑“与”、“或”运算 | 第40-49页 |
| 4.2.1 忆阻感知器实现逻辑“与”运算 | 第40-45页 |
| 4.2.2 忆阻感知器实现逻辑“或”运算 | 第45-49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 5.1 总结 | 第50页 |
| 5.2 展望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 附录 2 忆阻器 SPICE 仿真模型源程序 | 第58-60页 |
| 详细摘要 | 第60-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