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1页 |
1.1 SnO_2晶体结构和能带结构 | 第13页 |
1.2 SnO_2纳米结构的性质与应用 | 第13-15页 |
1.3 SnO_2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1.4 SnO_2纳米结构的表征技术 | 第17-26页 |
1.4.1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18页 |
1.4.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第18-19页 |
1.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19页 |
1.4.4 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19-20页 |
1.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第20-21页 |
1.4.6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仪(UV-vis-NIR) | 第21页 |
1.4.7 光致发光光谱仪(PL) | 第21-22页 |
1.4.8 热重分析仪(TGA) | 第22-23页 |
1.4.9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第23-24页 |
1.4.10 氮气吸附表面积测试仪(BET) | 第24-25页 |
1.4.11 光催化反应仪 | 第25-26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第二章 Co掺杂SnO_2纳米颗粒中磁、光性质的调控及磁性起源 | 第31-45页 |
2.1 样品制备与表征 | 第32-3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2.1.2 制备方法 | 第33页 |
2.1.3 表征手段 | 第33-34页 |
2.1.4 磁学理论简介 | 第34-35页 |
2.1.4.1 束缚磁极化子(BMP)模型 | 第34-35页 |
2.1.4.2 sp-d交换作用 | 第35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2.2.1 微结构与形貌 | 第35-38页 |
2.2.2 光学性质 | 第38-39页 |
2.2.3 磁学性质 | 第39-4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第三章 SnO_2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 第45-53页 |
3.1 样品制备与表征 | 第45-46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3.1.2 制备方法 | 第45-46页 |
3.1.3 表征手段 | 第46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6-49页 |
3.2.1 微结构与形貌 | 第46-47页 |
3.2.2 吸收光谱 | 第47-48页 |
3.2.3 光致发光谱(PL谱) | 第48-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第四章 SnO_2量子点基多功能玻璃 | 第53-65页 |
4.1 样品制备与表征 | 第54-56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4.1.2 制备方法 | 第54-55页 |
4.1.3 表征手段 | 第55-56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6-61页 |
4.2.1 SnO_2 QDs微结构和形貌 | 第56页 |
4.2.2 SnO_2@PMMA-Glass纳米复合薄膜的结构 | 第56-58页 |
4.2.3 SnO_2@PMMA-Glass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学特性和可湿性 | 第58-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第五章 SnO_2量子点的光催化性能 | 第65-82页 |
5.1 样品制备与表征 | 第66-68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66页 |
5.1.2 制备方法 | 第66-67页 |
5.1.3 表征手段 | 第67页 |
5.1.4 光催化测试 | 第67-68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68-77页 |
5.2.1 微结构与形貌 | 第68-69页 |
5.2.2 吸收光谱 | 第69-70页 |
5.2.3 表面修饰证实及热稳定测试 | 第70-71页 |
5.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71-77页 |
5.2.4.1 光催化性能和循环可利用性 | 第71-73页 |
5.2.4.2 光催化剂的最优用量 | 第73-74页 |
5.2.4.3 可能的光催化机制 | 第74-75页 |
5.2.4.4 PEGME表面修饰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75-7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第六章 SnO_2量子点-石墨烯复合物的光催化性能 | 第82-106页 |
6.1 样品制备与表征 | 第84-88页 |
6.1.1 方法简介 | 第84页 |
6.1.2 实验材料 | 第84页 |
6.1.3 SnO_2 QDs的合成 | 第84-85页 |
6.1.4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第85页 |
6.1.5 SnO_2-Graphene气溶胶(SGA)的制备 | 第85-86页 |
6.1.6 表征手段 | 第86-87页 |
6.1.7 染料吸附能力和光催化活性测量 | 第87-88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88-100页 |
6.2.1 SGA复合物的形成 | 第88-91页 |
6.2.2 SGA复合物对可见光的吸收 | 第91-92页 |
6.2.3 SGA复合物对染料的吸附能力和光催化活性 | 第92-100页 |
6.2.3.1 SGA的染料吸附能力 | 第92-93页 |
6.2.3.2 SGA的光催化活性 | 第93-95页 |
6.2.3.3 SGA的可循环利用性 | 第95-96页 |
6.2.3.4 SGA催化剂的可见光驱动光催化机制 | 第96-100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6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06-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09页 |
第八章 附录 | 第109-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6页 |
致谢与感悟 | 第116-11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和专利申报情况 | 第118-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