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0 绪论 | 第12-20页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0.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0.2 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0.2.1 海水产品贸易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0.2.2 生态价值损失评估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0.2.3 补偿标准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0.3 研究技术路线、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0.3.1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页 |
0.3.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0.3.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0.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第18-20页 |
0.4.1 研究创新点 | 第18-19页 |
0.4.2 研究不足 | 第19-20页 |
1 我国海水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及补偿标准研究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1.1 生态服务价值理论 | 第20-21页 |
1.1.1 生态系统功能及服务的内涵 | 第20页 |
1.1.2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及损失 | 第20-21页 |
1.1.3 生态价值损失评估 | 第21页 |
1.2 生态补偿标准理论 | 第21-23页 |
1.2.1 生态补偿的内涵 | 第21-22页 |
1.2.2 生态补偿标准理论 | 第22-23页 |
1.3 微观经济理论 | 第23-24页 |
1.3.1 外部性理论 | 第23页 |
1.3.2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3-24页 |
2 我国海水产品出口贸易的生态价值损失研究 | 第24-37页 |
2.1 我国海水产品出口贸易概况 | 第24-26页 |
2.1.1 我国海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概况 | 第24页 |
2.1.2 我国海水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概况 | 第24-25页 |
2.1.3 我国海水产品出口贸易存在问题概况 | 第25-26页 |
2.2 海水产品渔业资源的生态价值 | 第26-31页 |
2.2.1 海水产品渔业资源的内涵 | 第26-27页 |
2.2.2 海水产品渔业资源的生态价值框架构建 | 第27-29页 |
2.2.3 海水产品渔业资源的生态价值分析 | 第29-31页 |
2.3 我国海水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分析——以海带产品为例 | 第31-37页 |
2.3.1 我国海带产品出口贸易的生态供给价值损失分析 | 第32-33页 |
2.3.2 我国海带产品出口贸易的生态调节价值损失分析 | 第33-35页 |
2.3.3 我国海带产品出口贸易的其他生态价值损失分析 | 第35-37页 |
3 我国海水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的评估方法研究——以海带产品为例 | 第37-48页 |
3.1 我国海带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的总体评估方法构建 | 第37-42页 |
3.1.1 海带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的理论分析模型构建 | 第37-39页 |
3.1.2 海带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的总体评估模型构建 | 第39-41页 |
3.1.3 海带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的评估方法体系构建 | 第41-42页 |
3.2 我国海带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供给价值损失的评估方法构建 | 第42-44页 |
3.2.1 市场价值法概述 | 第42-43页 |
3.2.2 食品及原材料供给价值损失的评估模型构建 | 第43页 |
3.2.3 氧气供给价值损失的评估模型构建 | 第43-44页 |
3.3 我国海带产品出口贸易生态调节价值损失的评估方法构建 | 第44-48页 |
3.3.1 替代价格法概述 | 第45页 |
3.3.2 气候调节价值损失的评估模型构建 | 第45-46页 |
3.3.3 吸废调节价值损失的评估模型构建 | 第46-48页 |
4 我国海水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实证评估——以海带产品为例 | 第48-65页 |
4.1 我国海带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供给价值损失实证评估 | 第48-52页 |
4.1.1 食品及原材料供给价值损失实证评估 | 第48-50页 |
4.1.2 氧气供给价值损失实证评估 | 第50-52页 |
4.2 我国海带产品出口贸易生态调节价值损失实证评估 | 第52-57页 |
4.2.1 气候调节价值损失实证评估 | 第53-55页 |
4.2.2 吸废调节价值损失实证评估 | 第55-57页 |
4.3 我国海带产品出口贸易的生态价值损失评估 | 第57-65页 |
4.3.1 数据说明及模型构建 | 第58页 |
4.3.2 我国海带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的实证评估 | 第58-60页 |
4.3.3 我国海带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评估结果分析 | 第60-65页 |
5 我国海水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标准研究 | 第65-89页 |
5.1 我国海水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标准概述 | 第65-69页 |
5.1.1 海水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标准的内涵 | 第65-67页 |
5.1.2 海水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标准的原则 | 第67-68页 |
5.1.3 海水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标准的分类 | 第68-69页 |
5.2 我国海水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标准的国际借鉴 | 第69-73页 |
5.2.1 生态补偿标准的国际经验 | 第69-71页 |
5.2.2 生态补偿标准的国际比较 | 第71-72页 |
5.2.3 生态补偿标准的国际借鉴意义 | 第72-73页 |
5.3 我国海水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标准的效应分析 | 第73-78页 |
5.3.1 福利效应分析 | 第74-75页 |
5.3.2 贸易效应分析 | 第75-77页 |
5.3.3 生态效应分析 | 第77-78页 |
5.4 我国海水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标准的确定方法 | 第78-83页 |
5.4.1 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标准的确定思路 | 第78-80页 |
5.4.2 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标准的方法构建 | 第80-82页 |
5.4.3 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标准的方法应用——以海带为例 | 第82-83页 |
5.5 确定我国海水产品出口贸易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标准的对策建议 | 第83-89页 |
5.5.1 树立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意识 | 第84页 |
5.5.2 构建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标准的研究方法体系 | 第84-85页 |
5.5.3 制定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标准的执行方案 | 第85-86页 |
5.5.4 形成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标准的调整机制 | 第86-87页 |
5.5.5 制定生态价值损失补偿标准的保障措施 | 第87-89页 |
6 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附录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展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