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微乳体系—苯芴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铁元素的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前言第11-24页
    1.1 立题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 铁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概述第12-18页
        1.2.1 X射线荧光光谱法第12页
        1.2.2 动力学电位法第12-13页
        1.2.3 原子吸收法第13-14页
        1.2.4 化学发光法第14-15页
        1.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第15-16页
        1.2.6 荧光猝灭法第16页
        1.2.7 液相色谱法第16-17页
        1.2.8 分光光度法第17-18页
    1.3 微乳体系简介第18-23页
        1.3.1 微乳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1.3.2 微乳状液的微观结构第20-21页
        1.3.3 微乳状液的性质第21-22页
        1.3.4 影响微乳形成的因素第22-23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34页
    2.1 材料第24-25页
        2.1.1 原料与试剂第24-25页
        2.1.2 仪器第25页
    2.2 方法第25-34页
        2.2.1 微乳体系组成的筛选第25-27页
        2.2.2 外界因素对微乳体系的影响第27-28页
        2.2.3 微乳体系类型鉴定第28页
        2.2.4 微乳体系稳定性评价第28-29页
        2.2.5 吐温-80微乳体系-苯芴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元素方法的建立第29-30页
        2.2.6 方法学评价第30-32页
        2.2.7 应用性验证第32-3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4-61页
    3.1 微乳体系组成的筛选第34-40页
        3.1.1 油相的筛选第34-36页
        3.1.2 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第36-38页
        3.1.3 微乳体系Km的筛选第38-40页
    3.2 外界因素对微乳体系的影响第40-47页
        3.2.1 温度对微乳体系形成的影响第40-42页
        3.2.2 盐种类的影响第42-43页
        3.2.3 盐浓度的影响第43-45页
        3.2.4 pH值的影响第45-47页
    3.3 微乳体系类别的鉴定第47页
    3.4 微乳稳定性评价第47-48页
        3.4.1 静置试验第47页
        3.4.2 离心试验第47-48页
    3.5 反应条件的确定第48-49页
        3.5.1 反应的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第48页
        3.5.2 反应时间的确定第48-49页
    3.6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49-51页
        3.6.1 显色剂用量的选择第49-50页
        3.6.2 吐温-80微乳液用量的选择第50页
        3.6.3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50-51页
    3.7 吐温-80微乳体系-苯芴酮光度法测定铁元素方法的确立第51-61页
        3.7.1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51-52页
        3.7.2 方法检出限的测定第52-53页
        3.7.3 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试验第53页
        3.7.4 与常规光度法的比较第53-55页
        3.7.5 离子干扰试验第55-57页
        3.7.6 应用性验证结果第57-61页
4 讨论第61-64页
    4.1 微乳的制备第61页
    4.2 微乳形成的影响因素第61-62页
    4.3 建立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第62-64页
5 结论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吡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下一篇:聚烯丙基胺功能化的Pt、Pd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及氧还原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