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0-12页 |
1.2.2.1 农产品成本构成及要素的影响研究 | 第10-12页 |
1.2.2.2 农产品成本方法的分析 | 第12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2 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2.1 生产理论 | 第15-16页 |
2.2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6页 |
2.3 农业生产要素理论 | 第16-17页 |
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页 |
3 科左中旗玉米种植业的投入产出现状 | 第17-35页 |
3.1 科左中旗玉米种植业发展历程 | 第18-29页 |
3.1.1 第一阶段:1970年-1982年,温饱阶段 | 第18-20页 |
3.1.2 第二阶段:1983-2000年,改善阶段 | 第20-24页 |
3.1.3 第三阶段:2001-2013年,增产阶段 | 第24-29页 |
3.2 科左中旗玉米种植的优势 | 第29-30页 |
3.2.1 耕地资源丰富 | 第29页 |
3.2.2 水资源丰富,农田灌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 第29页 |
3.2.3 作物品种优良 | 第29页 |
3.2.4 农田科技有保障 | 第29-30页 |
3.2.5 气候适宜 | 第30页 |
3.3 科左中旗玉米生产方式 | 第30-31页 |
3.3.1 科技技术 | 第30页 |
3.3.2 基础设施 | 第30-31页 |
3.3.3 种子选取 | 第31页 |
3.4 影响科左中旗玉米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 | 第31-35页 |
3.4.1 耕地面积 | 第31-32页 |
3.4.2 种子投入 | 第32页 |
3.4.3 化肥投入 | 第32页 |
3.4.4 农药投入 | 第32-33页 |
3.4.5 灌溉投入 | 第33页 |
3.4.6 用工投入 | 第33-35页 |
3.4.7 农业机械投入 | 第35页 |
4 科左中旗玉米生产中的各要素贡献率测算 | 第35-42页 |
4.1 调研农户基本情况 | 第36页 |
4.2 玉米生产模式和现状 | 第36-39页 |
4.2.1 不同财富等级农户的投入产出情况 | 第36-38页 |
4.2.2 不同土地等级的投入与产出情况 | 第38-39页 |
4.3 结论与建议 | 第39-40页 |
4.3.1 玉米生产的投入产出与农户的贫富等级有关 | 第39页 |
4.3.2 玉米生产的投入产出与土地的细碎化和土地等级有关 | 第39-40页 |
4.3.3 玉米生产总成本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用工投入和化肥投入 | 第40页 |
4.3.4 用工投入的计算方法将直接影响玉米生产的投入产出 | 第40页 |
4.4 科左中旗玉米生产投入产出的实证分析 | 第40-42页 |
4.4.1 假设条件 | 第40-41页 |
4.4.2 模型分析 | 第41-42页 |
5 改进科左中旗玉米生产效率的建议 | 第42-44页 |
5.1 保护耕地合理使用化肥 | 第42-43页 |
5.2 提倡政府统一订购种子制度 | 第43页 |
5.3 发展节水农业 | 第43页 |
5.4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 第43页 |
5.5 提高农民科技种植水平 | 第43-44页 |
5.6 规范农资市场 | 第44页 |
5.7 加大对玉米生产区和生产者的政策扶持 | 第44页 |
5.8 建立合理的玉米价格保护体制 | 第4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