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49页 |
1.1 基于 C-H 键活化杂芳氮氧化合物的官能团化反应的研究 | 第13-27页 |
1.1.1 基于 C-H 键活化杂芳氮氧化合物的官能化反应的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1.2 过渡金属催化的杂芳氮氧化合物的反应研究进展 | 第13-24页 |
1.1.2.1 杂芳氮氧化合物与卤代芳烃及类卤化合物偶联反应的研究 | 第14-19页 |
1.1.2.2 杂芳氮氧化合物与含有 H-E 类化合物的偶联反应的研究 | 第19-24页 |
1.1.3 无过渡金属参与下的杂芳氮氧化合物的反应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1.2 通过直接的 C-H 键活化来构筑 C-P 键的研究进展 | 第27-43页 |
1.2.1 磷化合物的研究意义 | 第27页 |
1.2.2 金属催化的 C-P 键的形成研究进展 | 第27-34页 |
1.2.2.1 Pd 催化下直接的 C-H 键活化构筑 C-P 键 | 第27-31页 |
1.2.2.2 Cu 催化下直接的 C-H 键活化构筑 C-P 键 | 第31-33页 |
1.2.2.3 其他金属催化的直接 C-H 键活化构筑 C-P 键 | 第33-34页 |
1.2.3 通过自由基过程的 C-H 键活化构筑 C-P 键的研究进展 | 第34-40页 |
1.2.3.1 Mn(OAc)_3作为膦自由基引发剂构筑 C-P 键 | 第34-37页 |
1.2.3.2 Ag 盐作为膦自由基引发剂构筑 C-P 键 | 第37-40页 |
1.2.4 无金属参与下通过 C-H 活化构建 C-P 键的研究进展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第二章 喹啉氮氧及其衍生物在无金属条件下的二聚化反应 | 第49-67页 |
2.1 引言 | 第49页 |
2.2 喹啉氮氧在无金属参与下的二聚化反应 | 第49-64页 |
2.2.1 模板反应的建立 | 第49-51页 |
2.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51-52页 |
2.2.3 底物拓展 | 第52-56页 |
2.2.4 控制实验 | 第56页 |
2.2.5 反应机理的推测 | 第56-57页 |
2.2.6 实验部分 | 第57-64页 |
2.2.6.1 仪器与试剂 | 第57页 |
2.2.6.2 杂芳氮氧化合物的制备 | 第57-58页 |
2.2.6.3 杂芳氮氧化合物二聚化反应的具体操作步骤 | 第58页 |
2.2.6.4 实验数据的表征 | 第58-64页 |
2.3 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第三章 喹啉氮氧及其衍生物在无金属条件下的磷酯化反应 | 第67-88页 |
3.1 引言 | 第67-68页 |
3.2 无金属和外加氧化剂参与下的 C-P 键的构筑 | 第68-86页 |
3.2.1 模板反应的建立 | 第68-70页 |
3.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70-71页 |
3.2.3 底物拓展 | 第71-76页 |
3.2.4 控制实验 | 第76-77页 |
3.2.5 反应机理的推测 | 第77页 |
3.2.6 实验部分 | 第77-86页 |
3.2.6.1 仪器与试剂 | 第77-78页 |
3.2.6.2 催化反应的操作 | 第78页 |
3.2.6.3 化合物的表征 | 第78-86页 |
3.3 小结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89页 |
附图 | 第89-12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文章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