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肿瘤治疗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1.1 癌生物学 | 第11-12页 |
1.1.2 多糖改性的研究发展 | 第12-14页 |
1.2 麦冬多糖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3 白术多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防风多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1.5.1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 | 第16页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第2章 麦冬多糖及修饰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19-3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2.1.1 试剂与配制 | 第19-20页 |
2.1.2 仪器与设备 | 第20页 |
2.1.3 K562细胞的培养 | 第20-21页 |
2.1.4 K562细胞生长速度检测 | 第21页 |
2.1.5 MTT法原理 | 第21-22页 |
2.1.6 硫酸化、磷酸化、羧甲基化多糖制备 | 第22页 |
2.1.7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IR) | 第22页 |
2.1.8 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3-38页 |
2.2.1 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第23页 |
2.2.2 超提和水提麦冬多糖的抗肿瘤活性 | 第23-26页 |
2.2.3 修饰前后麦冬多糖的红外光谱检测分析 | 第26-30页 |
2.2.4 化学修饰超提与水提麦冬多糖的抗肿瘤活性比较 | 第30-38页 |
2.3 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白术多糖及修饰的抗肿瘤活性研究比较 | 第39-4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3.1.1 材料与试剂 | 第39页 |
3.1.2 仪器与设备 | 第39页 |
3.1.3 K562细胞的培养 | 第39页 |
3.1.4 不同超声功率、频率提取的白术多糖抗肿瘤活性比较 | 第39-40页 |
3.1.5 对提取条件为220W、80KHz的UAM进行3种化学修饰 | 第40页 |
3.1.6 取代度检测 | 第40-41页 |
3.1.7 数据分析 | 第41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3.2.1 不同超声功率和频率提取的白术多糖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 | 第41-43页 |
3.2.2 白术多糖紫外取代度检测结果 | 第43页 |
3.2.3 S-UAM、P-UAM、C-UAM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 | 第43-46页 |
3.3 小结 | 第46-49页 |
第4章 防风多糖抗氧化抗肿瘤研究 | 第49-6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4页 |
4.1.1 材料与试剂 | 第49页 |
4.1.2 仪器与设备 | 第49页 |
4.1.3 K562细胞的培养 | 第49-50页 |
4.1.4 细胞计数法 | 第50页 |
4.1.5 MTT法和集落形成法分析防风多糖抗肿瘤活性 | 第50-51页 |
4.1.6 防风多糖硫酸化修饰及其取代度检测 | 第51页 |
4.1.7 防风多糖修饰前后的AFM成像 | 第51页 |
4.1.8 抗氧化实验 | 第51-53页 |
4.1.9 S-USPS加入细胞后细胞状态变化观察 | 第53-54页 |
4.1.10 硫酸化防风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分析 | 第54页 |
4.1.11 数据分析 | 第54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4-62页 |
4.2.1 MTT法和集落形成法检测防风多糖抗肿瘤活性结果 | 第54-57页 |
4.2.2 AFM成像结果 | 第57页 |
4.2.3 USPS修饰前后抗氧化效果比较 | 第57-60页 |
4.2.4 K562细胞加S-USPS后状态变化 | 第60-61页 |
4.2.5 MTT法检测S-USPS的抗肿瘤活性 | 第61-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9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