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如愿湖公园景观设计实践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1.1.3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4页 |
1.3.1 研究的切入点 | 第19-20页 |
1.3.2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3.4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3.5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第2章 湖泊型城市公园基本认识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36页 |
2.1 湖泊型城市公园的功能与特点 | 第24-25页 |
2.1.1 湖泊型城市公园的功能 | 第24-25页 |
2.1.2 湖泊型城市公园的景观特点 | 第25页 |
2.2 湖泊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25-27页 |
2.2.1 公园自身因素 | 第25-26页 |
2.2.2 地域性因素 | 第26页 |
2.2.3 外界因素 | 第26-27页 |
2.3 湖泊型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 | 第27-30页 |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7-29页 |
2.3.2 园林美学理论 | 第29页 |
2.3.3 人本主义理论 | 第29-30页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0页 |
2.4 与湖泊型公园景观设计相关的城市理论 | 第30-31页 |
2.4.1 农园城市理论 | 第30页 |
2.4.2 山水城市理论 | 第30-31页 |
2.4.3 广亩城市理论 | 第31页 |
2.5 相关案例研究与分析 | 第31-36页 |
2.5.1 景观空间布局类型 | 第31-33页 |
2.5.2 湖泊型城市公园功能分区划分 | 第33-34页 |
2.5.3 湖泊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风格 | 第34-36页 |
第3章 沈阳市如愿湖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及策略 | 第36-49页 |
3.1 湖泊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36-40页 |
3.1.1 以人为本原则 | 第36-37页 |
3.1.2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7-38页 |
3.1.3 尊重地域文化、历史原则 | 第38页 |
3.1.4 生态保育原则 | 第38-39页 |
3.1.5 整体性的原则 | 第39-40页 |
3.2 如愿湖公园景观规划控制要素 | 第40-42页 |
3.2.1 功能要素 | 第40页 |
3.2.2 生态要素 | 第40-41页 |
3.2.3 景观要素 | 第41页 |
3.2.4 人文要素 | 第41-42页 |
3.2.5 交通要素 | 第42页 |
3.2.6 安全要素 | 第42页 |
3.3 如愿湖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 第42-49页 |
3.3.1 空间划分整合设计策略 | 第42-43页 |
3.3.2 文脉传承开新设计策略 | 第43-44页 |
3.3.3 生态干预恢复设计策略 | 第44-45页 |
3.3.4 观景体验互动设计策略 | 第45-47页 |
3.3.5 新城活力触媒设计策略 | 第47-49页 |
第4章 如愿湖公园景观设计实践解析 | 第49-83页 |
4.1 项目背景及基地概况 | 第49-54页 |
4.1.1 基地概况 | 第50-51页 |
4.1.2 气候特征 | 第51页 |
4.1.3 规划设计依据 | 第51-54页 |
4.2 场地基础条件分析 | 第54-57页 |
4.2.1 地势地形分析 | 第54-55页 |
4.2.2 现状植被分析 | 第55页 |
4.2.3 日照分析 | 第55-56页 |
4.2.4 现状交通流线分析 | 第56-57页 |
4.2.5 周边土地利用现状 | 第57页 |
4.3 场地形态改造设计 | 第57-64页 |
4.3.1 园区内水岸整改 | 第57-58页 |
4.3.2 地势地形调整 | 第58-59页 |
4.3.3 路网设计 | 第59-60页 |
4.3.4 公园总体规划设计 | 第60-64页 |
4.4 流动性景观空间设计 | 第64-65页 |
4.5 受众心态体验设计 | 第65-74页 |
4.5.1 互动性体验空间营造 | 第65-70页 |
4.5.2 观景心态主题分区 | 第70-74页 |
4.6 生态修复性设计 | 第74-79页 |
4.6.1 驳岸设计 | 第74-75页 |
4.6.2 植被配置设计 | 第75-77页 |
4.6.3 公园内造景材料应用 | 第77-79页 |
4.7 地域性文化置入设计 | 第79-83页 |
4.7.1 工业化精神体现 | 第79-81页 |
4.7.2 文脉序列节点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