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设计论文

沈阳市如愿湖公园景观设计实践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的目的第13页
        1.1.3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9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19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9-24页
        1.3.1 研究的切入点第19-20页
        1.3.2 概念界定第20-21页
        1.3.3 研究内容第21页
        1.3.4 研究方法第21-23页
        1.3.5 研究框架第23-24页
第2章 湖泊型城市公园基本认识与相关理论基础第24-36页
    2.1 湖泊型城市公园的功能与特点第24-25页
        2.1.1 湖泊型城市公园的功能第24-25页
        2.1.2 湖泊型城市公园的景观特点第25页
    2.2 湖泊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第25-27页
        2.2.1 公园自身因素第25-26页
        2.2.2 地域性因素第26页
        2.2.3 外界因素第26-27页
    2.3 湖泊型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第27-30页
        2.3.1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7-29页
        2.3.2 园林美学理论第29页
        2.3.3 人本主义理论第29-30页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0页
    2.4 与湖泊型公园景观设计相关的城市理论第30-31页
        2.4.1 农园城市理论第30页
        2.4.2 山水城市理论第30-31页
        2.4.3 广亩城市理论第31页
    2.5 相关案例研究与分析第31-36页
        2.5.1 景观空间布局类型第31-33页
        2.5.2 湖泊型城市公园功能分区划分第33-34页
        2.5.3 湖泊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风格第34-36页
第3章 沈阳市如愿湖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及策略第36-49页
    3.1 湖泊型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第36-40页
        3.1.1 以人为本原则第36-37页
        3.1.2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37-38页
        3.1.3 尊重地域文化、历史原则第38页
        3.1.4 生态保育原则第38-39页
        3.1.5 整体性的原则第39-40页
    3.2 如愿湖公园景观规划控制要素第40-42页
        3.2.1 功能要素第40页
        3.2.2 生态要素第40-41页
        3.2.3 景观要素第41页
        3.2.4 人文要素第41-42页
        3.2.5 交通要素第42页
        3.2.6 安全要素第42页
    3.3 如愿湖公园景观设计策略第42-49页
        3.3.1 空间划分整合设计策略第42-43页
        3.3.2 文脉传承开新设计策略第43-44页
        3.3.3 生态干预恢复设计策略第44-45页
        3.3.4 观景体验互动设计策略第45-47页
        3.3.5 新城活力触媒设计策略第47-49页
第4章 如愿湖公园景观设计实践解析第49-83页
    4.1 项目背景及基地概况第49-54页
        4.1.1 基地概况第50-51页
        4.1.2 气候特征第51页
        4.1.3 规划设计依据第51-54页
    4.2 场地基础条件分析第54-57页
        4.2.1 地势地形分析第54-55页
        4.2.2 现状植被分析第55页
        4.2.3 日照分析第55-56页
        4.2.4 现状交通流线分析第56-57页
        4.2.5 周边土地利用现状第57页
    4.3 场地形态改造设计第57-64页
        4.3.1 园区内水岸整改第57-58页
        4.3.2 地势地形调整第58-59页
        4.3.3 路网设计第59-60页
        4.3.4 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第60-64页
    4.4 流动性景观空间设计第64-65页
    4.5 受众心态体验设计第65-74页
        4.5.1 互动性体验空间营造第65-70页
        4.5.2 观景心态主题分区第70-74页
    4.6 生态修复性设计第74-79页
        4.6.1 驳岸设计第74-75页
        4.6.2 植被配置设计第75-77页
        4.6.3 公园内造景材料应用第77-79页
    4.7 地域性文化置入设计第79-83页
        4.7.1 工业化精神体现第79-81页
        4.7.2 文脉序列节点第81-83页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局部断裂能在似水泥材料与钢筋混凝土中的分布规律研究
下一篇:T公司DS高速公路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