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民族学论文--民族融合、民族同化论文

蒙汉民族的文化差异对通婚家庭关系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3页
        1.2.1 关于族际通婚/蒙汉通婚的研究第10-11页
        1.2.2 关于家庭关系/蒙汉通婚家庭关系的研究第11-12页
        1.2.3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第12-13页
    1.3 研究方案及研究内容第13-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页
        1.3.2 调查地点第13-14页
        1.3.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蒙汉民族文化差异的表现第15-22页
    2.1 种族延续观念的不同第15-17页
        2.1.1 家庭规模的倾向分歧第15-16页
        2.1.2 性别选择的不同取向第16页
        2.1.3 生育功能被赋予的差别意义第16-17页
    2.2 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方式不同第17-19页
        2.2.1 家族与个人关联程度的区别第17-18页
        2.2.2 对待朋友关系的态度分歧第18-19页
    2.3 家庭权力结构的不同第19-20页
        2.3.1 对男性地位的区别认知第19页
        2.3.2 对长者地位的差别态度第19-20页
    2.4 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第20-21页
    2.5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文化差异影响蒙汉通婚家庭关系的方式第22-37页
    3.1 两种不同的蒙汉通婚家庭结构第22-25页
        3.1.1 “蒙男汉女式”家庭面临的主要挑战第22-24页
        3.1.2 运行平稳的“蒙女汉男式”家庭第24-25页
    3.2 文化差异对夫妻关系的影响第25-29页
        3.2.1 男性主导地位对夫妻关系的型塑作用第25-27页
        3.2.2 “酒”是引发夫妻冲突的导火索第27-28页
        3.2.3 “各自为政式”夫妻关系模式的出现第28-29页
    3.3 文化差异对婆媳关系的影响第29-33页
        3.3.1 蒙古族婆婆与汉族儿媳的冲突第29-31页
        3.3.2 小姑特殊地位的间接影响作用第31-32页
        3.3.3 大男子主义作风加剧了婆媳矛盾第32-33页
        3.3.4 距离对婆媳关系的调节作用第33页
    3.4 文化差异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第33-35页
        3.4.1 表达方式引发的亲子关系困惑第34页
        3.4.2 教育观念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第34-35页
        3.4.3 文化差异与孩子成长状态之间的关联第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文化差异与蒙汉通婚家庭关系的调适第37-42页
    4.1 社会变迁下蒙汉文化的融合与张力第37-38页
        4.1.1 蒙古民族文化的独特存在第37-38页
        4.1.2 文化融合趋势下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第38页
    4.2 蒙汉通婚家庭关系的调适第38-41页
        4.2.1 尊重是处理通婚家庭关系的前提第39页
        4.2.2 沟通是建构和谐的必要步骤第39-40页
        4.2.3 拥有开放包容的心态第40-41页
        4.2.4 注重孩子自我意识的培养第41页
    4.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结论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行政生态学的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研究
下一篇: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