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释方法在办理涉网刑事案件中的应用问题研究--以《网络诽谤解释》为例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系统解释方法的含义及规则 | 第13-23页 |
(一) 系统解释方法的含义 | 第13-14页 |
(二) “系统”的范畴 | 第14-16页 |
(三) 适用系统解释方法之前提 | 第16-19页 |
1、文义前提 | 第16-17页 |
2、逻辑前提 | 第17-18页 |
3、合法性前提 | 第18页 |
4、合理性前提 | 第18-19页 |
(四) 系统解释方法的规则 | 第19-23页 |
1、整体性解释规则 | 第19-20页 |
2、同一解释规则 | 第20页 |
3、同类解释规则 | 第20-21页 |
4、排他律解释规则 | 第21-23页 |
二、《网络诽谤解释》适用系统解释方法的必要性 | 第23-28页 |
(一) 《网络诽谤解释》的背景 | 第23-24页 |
(二) 《网络诽谤解释》颁布后的社会反响 | 第24-25页 |
(三) 《网络诽谤解释》的内容总括 | 第25-26页 |
(四) 《网络诽谤解释》适用系统解释方法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三、系统解释方法在《网络诽谤解释》中的内部应用 | 第28-42页 |
(一) 诽谤罪的规定 | 第29-34页 |
(二) 寻衅滋事罪的规定 | 第34-36页 |
(三) 敲诈勒索罪的规定 | 第36-38页 |
(四) 非法经营罪的规定 | 第38-42页 |
四、系统解释方法在《网络诽谤解释》中的外部应用 | 第42-47页 |
(一) 《网络诽谤解释》主体 | 第42-43页 |
(二) 《网络诽谤解释》对象 | 第43-44页 |
(三) 《网络诽谤解释》内容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