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1.4 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2 正交车铣稳定性建模及求解 | 第18-34页 |
2.1 正交车铣动态切削力计算 | 第18-27页 |
2.2 不考虑交叉耦合项的正交车铣加工加工稳定性建模 | 第27-29页 |
2.3 考虑交叉耦合项的正交车铣加工加工稳定性建模 | 第29-30页 |
2.4 正交车铣稳定性求解 | 第30-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正交车铣颤振稳定性预测及实验验证 | 第34-48页 |
3.1 实验获取加工系统参数 | 第34-40页 |
3.2 正交车铣稳定性预测比较 | 第40-42页 |
3.3 正交车铣颤振稳定性模型验证 | 第42-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正交车铣加工稳定性及加工效率分析 | 第48-55页 |
4.1 正交车铣变切深特性对稳定性及加工效率的影响 | 第48-51页 |
4.2 轴向进给量对稳定性及加工效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 偏心距对稳定性及加工效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4.4 工件-刀具直径比对稳定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5-5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I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64页 |
附录 II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发明专利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