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中国戏剧艺术论文--地方剧艺术论文

节日演剧视野下安顺屯堡地戏的变迁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1-27页
    一、研究现状第11-23页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第23-25页
    三、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5-27页
第一章 安顺屯堡节日文化及其戏剧表演第27-34页
    第一节 屯堡人节日及其文化内涵第27-29页
        一、传统节日第27-28页
        二、现代节日第28-29页
    第二节 屯堡人节日中的演剧第29-34页
        一、花灯第30-31页
        二、地戏第31-34页
第二章 安顺屯堡地戏的传统形态第34-49页
    第一节 传统表演形态第34-41页
        一、演出时空第34页
        二、服装道具第34-37页
        三、剧目及唱本第37-39页
        四、乐器伴奏与唱腔第39-40页
        五、演员与观众第40-41页
    第二节 地戏的仪式过程第41-49页
        一、开箱第41-43页
        二、参庙第43页
        三、开财门第43-44页
        四、扫开场第44页
        五、朝廷(下四将)第44页
        六、设朝第44-45页
        七、跳神第45页
        八、扫收场第45-47页
        九、封箱第47-49页
第三章 安顺屯堡地戏的变迁第49-71页
    第一节 屯堡地戏表演形态的变迁第49-56页
        一、表演时空的变迁第49-51页
        二、地戏唱本的变迁第51-53页
        三、服装道具及演员观众的变迁第53-54页
        四、仪式及戏队交流形式的变迁第54-56页
    第二节 地戏戏班、传承方式及功能的变迁第56-66页
        一、地戏戏班的变迁第56-62页
        二、传承方式的变迁第62-64页
        三、地戏功能的变迁第64-66页
    第三节 地戏变迁的因素第66-71页
        一、外部因素第66-69页
        二、内部因素第69-71页
第四章 从安顺屯堡地戏看节日演剧的保护与发展第71-81页
    第一节 节日演剧的发展与挑战第71-76页
        一、与其他民俗活动的关系发生转化第71-73页
        二、生存状况不断变化第73-74页
        三、节日演剧面临挑战第74-76页
    第二节 节日演剧保护与发展的对策建议第76-81页
        一、挖掘节日演剧文化内涵,提高民众“文化自觉”第76-77页
        二、重视新生代传承人的培养与保护,提高传承积极性第77-78页
        三、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持节日演剧发展第78-79页
        四、保护节日演剧的文化生态,建设数字化体系第79页
        五、进行科学的产业化开发,提高自身竞争力第79-81页
结语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致谢第88-9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0-91页
附录第91-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宣传片中的人文价值定位及呈现方式
下一篇:严歌苓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