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萨克语广播的转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7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7-8页 |
四、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8页 |
第一章 传统广播与现代广播 | 第8-13页 |
第一节 传统广播的内容 | 第8-9页 |
第二节 现代广播的内容 | 第9-10页 |
第三节 现代广播的特点 | 第10-13页 |
一、 以最先进的技术为有力支撑 | 第10-11页 |
二、 以直播和互动为鲜明特色 | 第11-12页 |
三、 节目形态不断得到创新 | 第12页 |
四、 节目理念紧跟时代步伐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哈萨克语广播的发展历程及存在意义 | 第13-19页 |
第一节 萨克语广播的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一、 萌芽期 | 第13页 |
二、 建设期 | 第13-14页 |
三、 发展期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哈萨克语广播存在的必要性 | 第15-19页 |
一、 广播自身的优势 | 第15-16页 |
二、 人口基数要求 | 第16-17页 |
三、 国家建设的研究 | 第17页 |
四、 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 第17-18页 |
五、 民族文化交融的要求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哈萨克语广播存在的意义 | 第19页 |
一、 落实党的宣传 | 第19页 |
二、 架起社会沟通的桥梁 | 第19页 |
三、 发挥经济价值 | 第19页 |
第三章 哈萨克语广播转型的必要性 | 第19-24页 |
第一节 新媒体对传统广播的冲击 | 第19-21页 |
一、 传播模式 | 第20页 |
二、 传播内容 | 第20页 |
三、 收听习惯 | 第20-21页 |
四、 广告收入 | 第21页 |
第二节 听众需求的变化 | 第21-23页 |
一、 细分和碎片化 | 第21页 |
二、 对媒体更依赖 | 第21-22页 |
三、 信息接收渠道多元化 | 第22-23页 |
第三节 技术变化的要求 | 第23-24页 |
一、 无线与有线融合 | 第23页 |
二、 从 DAB 到 DMB | 第23-24页 |
第四章 传统广播向现代广播的转型 | 第24-34页 |
第一节 哈萨克语广播硬件的过去与现在 | 第24-25页 |
一、 机构的设置 | 第24页 |
二、 技术设备的更新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哈萨克语广播软件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一、 政策的支持 | 第25页 |
二、 人员的使用 | 第25-26页 |
第三节 哈萨克语广播节目形态的变化 | 第26-28页 |
一、 主持人主持方式的创新 | 第26-27页 |
二、 听众互动方式的创新 | 第27页 |
三、 节目运作方式的创新 | 第27-28页 |
第四节 转型中的新疆哈萨克语广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第28-34页 |
一、 节目理念创新 | 第28-30页 |
二、 译制类节目精品化 | 第30-31页 |
三、 关注本民族报道 | 第31页 |
四、 节目类型创新 | 第31-32页 |
五、 加快对新媒体利用的脚步 | 第32页 |
六、 提高主持人综合能力 | 第32-33页 |
七、 节目包装 | 第33-34页 |
第五章 新疆哈萨克语广播的未来 | 第34-45页 |
第一节 哈萨克语广播努力谋求改变 | 第34-35页 |
一、 人事制度实行淘汰制 | 第34页 |
二、 节目及运作方式创新 | 第34-35页 |
三、 品牌树立被提上日程 | 第35页 |
第二节 哈萨克语广播的未来 | 第35-45页 |
一、 受众本位下不同的听众群体的“看得见”的广播 | 第36-38页 |
二、 内容需要真正为王 | 第38-40页 |
三、 品牌树立与延伸 | 第40-42页 |
四、 加快视听广播的建设 | 第42-43页 |
五、 强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 第43-44页 |
六、 走出去工程建设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