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狭窄动脉流变特性的流固耦合分析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血流动力学发展历史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3-15页 |
2 基本原理与计算模型 | 第15-23页 |
2.1 流固耦合 | 第15页 |
2.2 计算模型 | 第15-20页 |
2.2.1 动脉模型 | 第15-17页 |
2.2.2 流场模型 | 第17-18页 |
2.2.3 边界条件 | 第18-19页 |
2.2.4 数值方法 | 第19-20页 |
2.3 模型验证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3 局部狭窄对动脉血流的影响 | 第23-32页 |
3.1 流速与压强 | 第23-27页 |
3.2 湍流动能 | 第27-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4 局部狭窄对管壁的影响 | 第32-41页 |
4.1 壁面切应力 | 第32-36页 |
4.2 Von Mises 应力 | 第36-38页 |
4.3 层间切应力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5 各向异性直动脉流固耦合分析 | 第41-50页 |
5.1 各向异性动脉模型 | 第41-42页 |
5.2 流速与压强 | 第42-44页 |
5.3 Von Mises 应力 | 第44-46页 |
5.4 切应力 | 第46-4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6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4-5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