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基于微观机理的钢材及焊缝金属延性断裂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引言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研究断裂的传统方法及缺陷第10-11页
        1.2.2 基于微观机制的断裂模型第11-13页
    1.3 本文主要内容第13-16页
2 微观机制断裂模型理论第16-26页
    2.1 描述应力状态的相关参数第16-19页
        2.1.1 等效塑性应变第16-17页
        2.1.2 应力三轴度第17页
        2.1.3 洛德角参数第17-19页
    2.2 断裂预测模型第19-21页
        2.2.1 空穴增长模型VGM第19-20页
        2.2.2 VMX模型第20-21页
    2.3 硬化准则第21-22页
    2.4 软化形式第22页
    2.5 VUMAT子程序及算法第22-25页
        2.5.1 应力更新算法第23-24页
        2.5.2 等效塑性应变算法第24-25页
        2.5.3 程序流程第25页
    2.6 本章总结第25-26页
3 强化模型选取及试验模拟验证第26-60页
    3.1 试件设计第26-38页
        3.1.1 光滑圆棒试件第27-28页
        3.1.2 圆周平滑槽口试件第28-30页
        3.1.3 槽板试件第30-32页
        3.1.4 矩形槽口试件第32-35页
        3.1.5 剪拉试件第35-38页
    3.2 试件应力状态分析第38-41页
        3.2.1 母材试件应力状态第38-40页
        3.2.2 焊缝金属试件应力状态第40-41页
    3.3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校准第41-58页
        3.3.1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校准方法第41-45页
        3.3.2 两种硬化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对比第45-50页
        3.3.3 Swift和Voce混合硬化模型与试验对比第50-58页
    3.4 本章总结第58-60页
4 微观损伤模型断裂预测及分析第60-78页
    4.1 裂缝开展位置的选取第60-62页
        4.1.1 母材试件裂缝开展位置的选取第60-61页
        4.1.2 焊缝金属试件裂缝开展位置的选取第61-62页
    4.2 不同因素对D值变化的影响第62-68页
        4.2.1 指数m对断裂过程影响第62-64页
        4.2.2 临界损伤累积量Dc对断裂过程的影响第64-65页
        4.2.3 单元格划分对断裂过程的影响第65-66页
        4.2.4 质量放大对断裂过程的影响第66-67页
        4.2.5 时长对断裂过程的影响第67-68页
    4.3 断裂预测模型系数校准及断裂预测第68-75页
    4.4 本章总结第75-78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5.1 结论第78页
    5.2 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8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齿轮钢电化学剥层设计及应用
下一篇:基于超声波焊接技术的C_f/PA6复合材料、6061铝合金粘接接头的质量检测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