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电力需求预测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山东省电力市场现状分析 | 第15-25页 |
2.1 山东省经济发展现状 | 第15-18页 |
2.2 山东省能源结构分析 | 第18-19页 |
2.3 山东省电力供需现状分析 | 第19-23页 |
2.4 山东省电力需求结构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山东省电力需求预测分析 | 第25-36页 |
3.1 电力需求预测方法比较 | 第25-27页 |
3.1.1 情景分析预测方法 | 第25-26页 |
3.1.2 线性回归预测方法 | 第26页 |
3.1.3 灰预测方法 | 第26-27页 |
3.1.4 预测方法比较分析 | 第27页 |
3.2 离散二阶差分方法 | 第27-31页 |
3.2.1 映射生成运算 | 第28页 |
3.2.2 一次累加生成运算(1-AGO Operation) | 第28页 |
3.2.3 利用单变数二阶差分方程式 DEE(2,1)建模 | 第28-29页 |
3.2.4 解单变量二阶差分方程 | 第29-30页 |
3.2.5 逆累加生成运算(IAGO) | 第30-31页 |
3.2.6 逆映射生成运算(IMGO) | 第31页 |
3.3 电力需求预测及分析 | 第31-33页 |
3.3.1 电力需求数值预测运算 | 第31-32页 |
3.3.2 电力需求预测值分析 | 第32页 |
3.3.3 电力需求分析 | 第32-33页 |
3.4 山东电力供应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3.4.1 电力设备老化问题 | 第33页 |
3.4.2 电力人才匮乏 | 第33-34页 |
3.4.3 发电结构不尽合理 | 第34页 |
3.4.4 电力研发融资困难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 第36-45页 |
4.1 VAR 模型概述 | 第36-38页 |
4.1.1 VAR 模型的定义 | 第36页 |
4.1.2 VAR 模型表达式的推导 | 第36-38页 |
4.2 数据定义与检验 | 第38-40页 |
4.2.1 数据定义 | 第38页 |
4.2.2 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38-39页 |
4.2.3 协整检验分析 | 第39-40页 |
4.3 VAR 方程式表达 | 第40-42页 |
4.3.1 VAR 模型数据分析 | 第40-41页 |
4.3.2 AR 根检验 | 第41-42页 |
4.3.3 VAR 方程式表达 | 第42页 |
4.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42-45页 |
第五章 预测值 VAR 模型检验与对策分析 | 第45-51页 |
5.1 山东 GDP 数据预测分析 | 第45-46页 |
5.1.1 山东 GDP 预测值 | 第45-46页 |
5.1.2 预测值误差率分析 | 第46页 |
5.2 整合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第46-48页 |
5.2.1 ADF 检验分析 | 第46-47页 |
5.2.2 协整检验分析 | 第47-48页 |
5.3 整合数据 VAR 模型表达 | 第48-50页 |
5.3.1 VAR 模型数据分析 | 第48页 |
5.3.2 AR 根检验 | 第48-49页 |
5.3.3 VAR 方程式表达 | 第49-50页 |
5.4 山东电力产业发展方向建议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页 |
6.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