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26页 |
| 1.2.1 PAA膜生长机理及结构模型介绍 | 第11-16页 |
| 1.2.2 PAA膜特殊形貌制备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1.2.3 大孔间距PAA膜的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 1.2.4 PAA膜耐磨性及其自润滑膜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试验方法及材料 | 第28-32页 |
| 2.1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 2.2 试验方法 | 第28-31页 |
| 2.2.1 两步法制备大孔间距PAA膜 | 第28-30页 |
| 2.2.2 MoS_2自润滑膜制备方法 | 第30-31页 |
| 2.3 检测方法 | 第31-32页 |
| 2.3.1 PAA膜硬度测试 | 第31页 |
| 2.3.2 PAA膜耐磨性测试 | 第31页 |
| 2.3.3 PAA膜耐蚀性检测 | 第31页 |
| 2.3.4 PAA膜微观组织分析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大孔间距阳极氧化膜“极限电流”下的制备工艺研究及改进 | 第32-52页 |
| 3.1 “两步法”第一步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 第33-40页 |
| 3.1.1 散热方式对第一步阳极氧化形貌影响 | 第33-35页 |
| 3.1.2 溶液浓度对第一步阳极氧化形貌影响 | 第35-38页 |
| 3.1.3 电压对第一步阳极氧化形貌影响 | 第38-40页 |
| 3.2 “两步法”第二步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 第40-47页 |
| 3.2.1 散热方式对第二步阳极氧化形貌影响 | 第40-44页 |
| 3.2.2 溶液浓度对第二步阳极氧化形貌影响 | 第44-45页 |
| 3.2.3 电压对第二步阳极氧化形貌影响 | 第45-47页 |
| 3.3 氧化时间对氧化膜厚度影响 | 第47-48页 |
| 3.4 扩孔工艺研究 | 第48-50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四章 PAA-MoS_2复合薄膜性能测试 | 第52-68页 |
| 4.1 硬度测试 | 第52-53页 |
| 4.2 PAA-MoS_2复合自润滑薄膜摩擦行为研究 | 第53-63页 |
| 4.2.1 PAA-MoS_2复合自润滑薄膜制备 | 第53-54页 |
| 4.2.2 同孔间距不同孔径PAA膜复合MoS_2自润滑膜摩擦测试 | 第54-57页 |
| 4.2.3 同孔隙率不同孔间距PAA膜复合MoS_2自润滑膜摩擦测试 | 第57-63页 |
| 4.3 耐腐蚀性测试 | 第63-66页 |
| 4.3.1 大孔间距PAA膜耐蚀性评价 | 第63-65页 |
| 4.3.2 不同孔径及MoS_2润滑因子对PAA膜耐蚀性影响 | 第65-6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