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宜昌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研究--以治理现代化下社区治理转型为背景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一、导论第12-20页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3页
        1、理论意义第12页
        2、现实意义第12-13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3-18页
        1、网格化管理的内涵第13-14页
        2、网格化管理的效果第14-15页
        3、网格化管理的问题与不足第15-18页
    (三) 地方实践第18页
    (四) 研究方法第18-19页
    (五) 数据来源第19页
    (六) 写作框架第19-20页
二、社会管理与社区治理历史脉络与新时期要求第20-24页
    (一) 社会管理从单一管理走向现代化的治理第20-22页
    (二) 社区治理从国家主导的政府行动转向国家引导的社会行动第22-23页
    (三)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时代使命第23-24页
三、样本:宜昌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状况调查第24-31页
    (一) 宜昌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基本情况介绍第24-26页
        1、网格化管理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全程化服务”第24页
        2、网格划分方式:“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第24-25页
        3、组织结构框架:“事项准入、上下联动”第25页
        4、信息化渠道:“一通、两系统”第25页
        5、网格内治理资源:“格格入格,网网相连”第25-26页
    (二) 宜昌市与上海、舟山网格化管理的区域经验比较第26-31页
        1、“建立民主、法治与科技的综合管理体系”的上海第26页
        2、“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浙江舟山第26-27页
        3、三地网格化管理的外部环境对比第27页
        4、三地网格化内部环境对比第27-31页
四、宜昌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状况调研—网格管理员视角下的宜昌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第31-52页
    (一) 网格员对工作认知第31-37页
        1、网格员的自我定位第31-32页
        2、为何选择网格员这份工作第32页
        3、网格员的工作认同感第32-34页
        4、社区E通对网格员的工作支持第34-36页
        5、网格员的听从谁的工作安排第36-37页
    (二) 网格员对工作的忧与盼第37-52页
        1、网格员忧收入难以累计,盼提高收入第37-38页
        2、网格员忧网格划分不太合理,盼考虑更多因素第38-40页
        3、网格员忧部分工作执行难,盼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更多帮助第40-44页
        4、网格员忧虑工作扰民,盼在工作安排上多考虑网格员与居民的关系第44-45页
        5、网格员忧工作能力不足,盼得到专人专业的长期培训第45-47页
        6、网格员忧上报问题难解决,盼加强网格员对上报事务的监督第47-49页
        7、网格员忧考核方式不合理,盼考核制度更科学第49-50页
        8、网格员忧回绝权难执行,盼有相关部门出面维护网格员利益第50-52页
五、完善宜昌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及建议第52-62页
    (一) 新旧体制间存在的摩擦第52-53页
        1、信息共享还未完全实现第52页
        2、疑难问题治理难度较大第52页
        3、边缘问题存在治理盲区第52-53页
    (二) 网格的科学划分第53-54页
    (三) 网格内事务处理效率第54-56页
        1、重视网格特点,给不同类型网格配置不同能力的网格员第55页
        2、建立网格与政府部门对接申报制度,规范网格事务与治理资源对接第55页
        3、建立社区事务处理进度的查询与定期告知机制,加强网格员的监督权第55-56页
        4、避免网格功能泛化第56页
    (四) 政府背负巨大财政负担第56-57页
        1、社区事务治理成本提高第56页
        2、网格化管理的持续性问题第56-57页
    (五) 政府购买服务第57-62页
六、余论第62-64页
    (一) 社区网格化管理推行必要:社区网格化增强了政府的社区治理能力第62-63页
        1、社区网格化激活了政府部门效能第62页
        2、社区网格化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便利渠道第62-63页
    (二) 社区网格化管理推行的限度:社区网格化管理难以脱离行政化的影子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慧治理: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方式的新选择
下一篇:社会企业在英国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