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股票市场弱有效性的研究--基于技术分析和交易策略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7-12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9-10页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10-11页 |
四、文章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第三节 对指数策略的研究 | 第16-37页 |
一、指数策略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6-20页 |
(一) 技术分析指标的选取 | 第16-17页 |
(二) 研究对象、方法与工具 | 第17-20页 |
二、对指数策略研究的改进——相对弱有效性 | 第20-22页 |
(一) 相对弱有效性的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二) 相对弱有效性的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三、对指数策略的实证研究 | 第22-37页 |
(一) 数据选择 | 第22页 |
(二) 策略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第22-33页 |
(三) 市场弱有效性比较 | 第33-37页 |
第四节 对策略基金的研究 | 第37-51页 |
一、策略基金的定义 | 第37-39页 |
二、策略组合基金的定义 | 第39-41页 |
三、对策略基金的实证研究 | 第41-51页 |
(一) 数据选择 | 第41页 |
(二) 策略基金有效性 | 第41-44页 |
(三) 策略组合基金的有效性 | 第44-51页 |
第五节 阻碍我国股市达到弱有效的主要因素 | 第51-56页 |
一、股权制度因素 | 第51-52页 |
二、交易制度因素 | 第52-53页 |
三、发行与监管制度因素 | 第53-54页 |
四、宏观调控因素 | 第54-56页 |
第六节 结论 | 第56-58页 |
一、基本结论 | 第56-57页 |
二、相关政策与投资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
附表 | 第61-81页 |
附注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