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政府主导模式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背景下的上海证券市场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引言第8-12页
 第一节、选题思路和选题意义第8-9页
 第二节、研究综述第9-10页
 第三节、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四节、研究思路第11-12页
 第五节、研究创新第12页
第二章、符合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证券市场发展模式比较分析第12-21页
 第一节、现有国际金融中心证券市场的研究分析第12-16页
  一、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第13页
  二、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证券市场发展现状第13-15页
  三、证券市场发展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第15-16页
 第二节、证券市场发展的不同模式分析第16-18页
  一、政府主导型模式定义及其具体表现第16-17页
  二、市场主导型模式定义及其具体表现第17-18页
  三、两种模式的特点比较第18页
 第三节、不同国际金融中心的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第18-21页
  一、纽约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及其模式选择-"市场主导型模式"的典型代表第18-19页
  二、新加坡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及其模式选择-"政府主导型模式"的典型代表第19-21页
第三章、上海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分析第21-32页
 第一节、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证券市场发展政策的解读第21-24页
  一、中央关于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政策概述第21-22页
  二、上海证券市场发展的具体目标第22-23页
  三、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证券市场发展的解读第23-24页
 第二节、上海证券市场发展历程第24-26页
 第三节、上海证券市场发展取得的成绩第26-28页
  一、渐显国际级市场规模第26页
  二、推动国有企业改制第26-27页
  三、促进金融体制改革第27页
  四、带动地方金融服务业发展第27-28页
  五、提高地方税收收入第28页
 第四节、上海证券市场与国际主要证券市场的差距第28-32页
  一、市场体系层次单一第29-30页
  二、创新能力单薄第30页
  三、缺乏龙头企业第30-31页
  四、投资主体欠多元化第31页
  五、国际化程度不够第31-32页
  六、专业人才匮乏第32页
第四章、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背景下上海证券市场发展的模式选择第32-37页
 第一节、选择政府主导模式的主要原因第32-34页
  一、政府主导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特点的必要选择第33页
  二、政府主导模式是上海证券市场发展现状的必然选择第33页
  三、政府主导模式是在短期内完成"两个中心"建设目标的必然选择第33-34页
 第二节、政府主导在上海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34-36页
  一、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有利于贯彻中央对上海证券市场发展的要求第34页
  二、发挥政府扶持作用,有利于推动上海证券市场达到国际水平第34-35页
  三、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有利于以证券市场建设带动上海经济发展转型第35-36页
 第三节、正确认识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关系第36-37页
  一、正确定位政府在发展中扮演的角色第36-37页
  二、正确认识政府主导并非"去市场化"第37页
  三、正确对待政府主导的弊端第37页
第五章、政府主导模式下推动上海证券市场发展的具体措施第37-54页
 第一节、进一步发挥政府对证券市场战略发展方向的宏观指导作用第38-40页
  一、以证券市场作为推动上海金融市场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切入点第38-39页
  二、以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加入国际性交易所行列为发展目标第39页
  三、加快推进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第39-40页
 第二节、建立与深圳和香港等证券市场优势互补的联动发展关系第40-43页
  一、保持与深圳证券市场的良性竞争关系第41-42页
  二、以香港证券市场作为上海融入国际证券市场的重要平台第42-43页
 第三节、地方政府需继续推进证券市场体系和产品"先行先试"的创新发展思路第43-46页
  一、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板市场第43-45页
  二、科学规划和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第45页
  三、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改革创新第45-46页
 第四节、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促进证券市场规范运行第46-48页
  一、严抓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第46-47页
  二、推进监管制度建设第47页
  三、加大依法治市力度第47-48页
 第五节、地方政府应积极推动和服务于多元化的市场参与者协调发展第48-50页
  一、积极发挥证券市场总部经济的特色第48-49页
  二、引导发展证券机构投资者参与市场第49页
  三、大力扶持各类专业机构第49-50页
 第六节、发挥地方政府的资源优势努力创造良好的证券市场生态环境第50-54页
  一、构建适宜的投资环境第50-51页
  二、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第51页
  三、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后记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创业板市场做市商制度研究
下一篇: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法律制度研究